自琳琅产育后, 夫妻两个便未同房, 久旷多时,这一夜杨海搬回卧室,见了琳琅, 自是鱼水和谐,更有无限恩爱, 也不消细述。
琳琅抿嘴一笑, 道:“脱了籍, 从了良,自然是大为放心。玉菡已经十五岁了,行商也好, 种地也罢, 总有他自己的章法。我想着,做生意原有风险, 玉菡又是初出茅庐之辈, 我出些钱给他做生意,也免些风险,如何?”
琳琅道:“我也如此想。”
琳琅想了想,道:“横竖才入冬, 今年他必定不肯出去的,来年开春差不多,在他走之前给他送去便是。”
琳琅叹道:“如今他是不敢想的,将来家业大了,又得找个有能为的管家理事,人品还得好,性子也得压得住人,他心高气傲,一般人还瞧不上,倒不好找个齐全的。”
琳琅眼前一亮,首先便想到了鸳鸯,年纪相貌、品性才德,俱是人尖儿,又和自己交好,且她小小年纪便能压得住贾母房中众人,可见手段也不缺。再说,这样的好女孩儿,不给自家难道便宜别人不成?她也不希望因贾赦一事,闹得鸳鸯终身不嫁,下场凄凉。
琳琅有了心思,便不再操心了,只忖度着该如何开口筹谋。
只是这件事不过在心里想一想罢了,倘若蒋玉菡和鸳鸯无意,她也不能强行牵线。
杨奶奶会意,一面轻轻拍着虎哥儿,一面道:“你坐在炕上绣,仔细下面冷。”
想起她要为皇太后绣万佛图,杨奶奶心里既喜且忧,喜的是她竟有这份本事,忧的是这件绣图进上,若觉得好了,以后还不得源源不绝地叫她来绣,哪里还有工夫顾家?
杨奶奶大惊,问道:“怎么这么说?”
杨奶奶听了,暗暗叫好,随即敛容低声,悄悄地道:“好孩子,咱们心里明白,可不能在外头说,对外头就说天天绣呢!”
杨奶奶忙住了嘴,琳琅刚放下针,帘栊打起,陈安人已经走进来了,手里拿着上回从琳琅这里借走的花样子,身后跟着两个小丫头,俱是杨奶奶和琳琅没见过的,想是新买的。
琳琅道:“天冷,不想出门,在家里绣两针。”
杨奶奶早抱着虎哥儿去里间了,琳琅问她何事。
琳琅闻听,暗暗纳罕,在营里诸位敕命中,陈安人出身最好,乃是一名大财主的千金,娘家有良田百顷,陪嫁十倾,平素遍身绫罗,满头珠翠,虽然比不上北静王府、荣国府两处,也都是不差的东西,家里丫头下人十来户,眼前又新买了两个丫头,如何就需要借首饰?
陈安人道:“你那金凤比我的精巧,平素难得。”
陈安人打开,正是那只曾在琳琅头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