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再没想,除了做饭你是一把好手,连针线活儿也这样好。等闲了,我们来找你学两针,你可别推辞。”
宁孺人对杨奶奶笑道:“如今您可放心了?这样接人待物的款儿,我竟是生平未见。”
五人又说了一回话,方去了。
琳琅素日极注重自身保养,也不敢劳累太过,况今日迎来送往,虽只做了几道菜,也格外留意,却还是觉得有些头晕眼花,只是她也不肯在杨奶奶之先歇息,只是思忖自己月事近月未至,心里便有些了然,遂道:“奶奶,这里可有大夫?”
琳琅脸上微现红晕,扯着杨奶奶地衣袖,在她耳畔低低说了两句。
杨海听祖母嗔怒,心里大惊,再看祖母形容,却是喜非怒,不禁有些茫然不解。
杨海本不是愣头青,心念转过来,便即明白了,喜得不知如何是好,连忙扶着琳琅进屋在床上和衣躺下,然后转身三步并作两步,飞快地去请大夫来。
周大夫不敢乱看,取迎枕出来,杨奶奶忙扶着琳琅的手出来,以手帕覆盖,让他诊脉。
杨奶奶喜得合不拢嘴,再三道谢,攒了两盒点心,方命杨海送他出去。
抬头时,杨奶奶已经挽起帐幔,扶着她去炕上躺着,琳琅笑道:“哪有那么娇嫩?”
什么都不必做!这可是我的重孙子!”说着,扯过一幅石榴红绫被给她盖上。
琳琅笑道:“你看我做什么?”
琳琅听了,忍不住扑哧一笑,不过想想也是,别人二十来岁已经有好几个孩子了,可怜他二十三岁才娶上媳妇,自然比别人更期盼孩子。
琳琅听出她话里的意思,登时羞得红了脸。
杨奶奶不肯叨扰了琳琅养胎,便亲自招呼,只说一会子话后让他们进来瞧瞧琳琅,好在当初买了两房家人,端茶递水,烧火做饭,来往使役都十分利落,倒也不致生乱。
蒋玉菡接到消息后,自然欢喜非常,道:“这样一来,姐姐就更加站得住脚了。”
蒋玉菡却笑道:“我得去给姐姐弄一点子上好的银霜炭托人送去,平素上等炭都有烟火味儿,怕熏着姐姐。再买几匹棉布,姐姐说棉布穿在衣裳里头最好。另外,姐姐让我买的那些劳什子东西,我都买了,也得告诉姐姐。”说着换了衣裳径自出门。
蒋玉菡毫不推辞,即刻便脱与买好的几匹棉布绸布一并托送信的人带回西山大营。
蒋玉菡不禁打量了宝玉片刻,道:“平素你从不在意这个,如何说出这话来?”
蒋玉菡淡淡一笑,道:“对姐姐而言,和姐夫在一处,便是冰天雪地亦如春风化暖。”
说完,宝玉便再没兴致和蒋玉菡说话,怏怏而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