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姥姥说完这话, 怕琳琅瞧不起她, 遂手足无措地坐着。
再看刘姥姥七十多岁年纪, 比杨奶奶还大十岁上下,穿着一件茄紫粗布长袄, 戴着青布抹额, 束着青布汗巾子,上上下下收拾得十分干净,古铜色的脸膛儿带着庄稼人进城的欣喜和不安, 还有一点点对于去荣国府的彷徨。
转头对杨海道:“可巧咱们路过宁荣街,索性送姥姥过去, 免得门前那起小人瞧不起人。”
琳琅笑道:“哪有没回家,反去荣国府的道理?等回了家,再去不迟。”
刘姥姥又惊又喜,道:“姑娘原在二姑奶奶身边服侍过?”
刘姥姥听了,越发喜得浑身颤抖起来,口内道:“如今我们竟得奶奶的济了。我原想,我们庄稼人贫苦,见不到二姑奶奶,便托周瑞家的说道说道,见得便是喜,见不得便罢,谁知今日竟遇到奶奶,奶奶一句话,比什么都强,可不是我们一家子的福分?”
琳琅笑道:“等我回了家,认了门,才能来给老太太太太们请安。只先送个人来。”
喜得那婆子连连答应,死劲瞅了刘姥姥几眼,方带她进去。
琳琅回身上车,对杨海道:“咱们回家罢。”
琳琅笑道:“一会子总得去荣国府请个安。”
吃了一盏茶,琳琅又回原先的闺房换了衣裳,这些家常旧衣并未算在嫁妆里,等过了满月,陆陆续续都要带回杨家,娘家兄弟这里留两箱子来时方便更换罢了。
因老赵驾车,杨海便与琳琅坐在车内说话,也备了几色礼物。
门房们皆笑道:“姑娘倒麻利。”忙叫二门的婆子去通报。
琳琅听闻,看了杨海一眼,杨海倒也听过琳琅说起荣国府诸事,便回她微微颔首。
琳琅方与杨海分手,一去王夫人上房,一去贾珠书房。
琳琅笑道:“庄稼人,哪能比得城里干净精致?她们是吃惯了山珍海味,便觉得山野粗食难以入口。太太不必担心,我如今很好,等他出了假,我就跟老祖母一块同他去西山大营。”她想着以后来得必定少了,趁机告诉王夫人。
琳琅忙道:“姨太太不是长住这里,陪着太太说话岂不是比我强?”
琳琅笑道:“原是我们在半路上遇到的,见他们一老一小步行进京,还拎着那么大一篮子东西,遂邀她坐车,谁承想说过一段话后,她竟和太太有点子亲戚,便送她过来。太太可见了?”
彩云答应一声去了,半日后回来道:“还没走,二奶奶命人传了一桌饭给他们吃。”
王夫人却知这是庄稼人艰难的缘故,便道:“去拿五十两银子给凤哥儿送去,等那刘姥姥走了拿给她,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