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颜堂已足够引人注目,若再有大动作,难免招致非议。
更重要的是,不能引起圣上的猜忌。
林噙霜思虑再三,决定先写一份奏折,禀明圣上。
她走到书案前,铺开纸张,提笔蘸墨。
臣妹闻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今四海初宁,九州渐熙,然民生之业,尚有多途待辟,女子之利,未得尽彰。
今见市井之间,贫女多有勤织之能,却限于机杼之陋、销路之狭,所得仅能糊口,难富家室。
若朝廷择善地建锦绣织坊,集众女之工,可兴一大业。
募民间巧女,聘良师授艺,精研织锦、刺绣、绫罗之技。
织坊成,则所出丝绣必精美绝伦,可贡于宫廷,增皇家之华饰;可售于富贾,赢四方之财货;可贸于异域,扬邦国之名威。
女子入坊,依技艺、勤惰取酬,月有所得,家渐殷实。
贫者脱贫,富者更富,闺阁有才,不致埋没,且能助夫养子,兴家旺族。
实乃一举数得,上可丰府库,下可富家室,中可扬技艺之名。
愿圣上察之,敕令有司速行,泽被苍生,垂范千秋。
臣妹不胜兢兢,恭呈此疏,伏惟圣裁。
奏折写罢,林噙霜细细审阅了一遍。
确认无误后,方才小心翼翼地折好,放入信封。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