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和“银河守护者联盟”面临着艰巨的和平重建任务。
首先,联盟组织了大规模的救援行动。医疗团队乘坐着星际救援飞船,穿梭于各个受灾星球之间,救治伤员、预防疾病的传播。工程团队则迅速评估各个星球的基础设施受损情况,制定修复计划。
在一个名为“蓝星”的星球上,地震和能量冲击导致大部分城市的建筑倒塌,能源供应系统瘫痪。工程团队利用先进的建筑修复技术和能量重建装置,开始重建城市。他们使用了一种名为“量子混凝土”的新型材料,这种材料具有快速凝固、高强度和自我修复的特性,大大加快了建筑的修复速度。
同时,农业专家们也在努力恢复各个星球的农业生产。他们引入了抗逆性强的农作物品种,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提高农作物对恶劣环境的适应能力。在一些土壤被污染的星球上,采用了生物修复技术,通过投放特殊的微生物菌群,分解土壤中的有害物质,改良土壤质量。
为了防止类似“黑暗宇宙潮”的灾难再次发生,林克提出了建立“星际预警与应急联盟”的构想。这个联盟将整合银河系内所有的监测资源和应急力量,构建一个更加完善的宇宙灾害预警系统和快速响应机制。
联盟开始在银河系的各个关键位置建造新一代的“星眼”监测站。这些监测站不仅能够监测暗能量波动,还能对其他宇宙灾害,如小行星撞击、超新星爆发等进行预警。同时,建立了一支由各个星球精英组成的星际应急部队,配备了最先进的救援和战斗装备,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抵达受灾区域。
在科技研发方面,林克推动了“星能复兴计划”。他意识到,银河系文明在应对“黑暗宇宙潮”的过程中,能源技术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仍然存在诸多不足。
于是,科学家们开始研究一种更加高效、清洁且可持续的能源——“星核能源”。“星核能源”基于对恒星核心物质和能量转换机制的深入研究,试图模拟恒星内部的核聚变反应,在可控的条件下产生巨大的能量。
经过多年的努力,科学家们成功建造了一座小型的“星核反应堆”实验装置。这个装置在试运行过程中,展现出了惊人的能源转换效率,且产生的废弃物极少,对环境几乎没有污染。
随着和平重建工作的推进,银河系文明的政治格局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各个星球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一种新的星际合作模式逐渐形成。为了更好地协调各个星球的利益和发展,联盟决定成立“银河系联邦议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1页 / 共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