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那'毛锥子’(知识分子)怎么能起作用呢?”
三司使王章插话说:“这话也不全对,没有'毛锥子’来办事,那军队用的赋税,从什么地方收集而来呢?”
史弘肇听过这话后,在一旁默默不语。
又一天他们在王章家会饮,大家都喝得醉意正浓,做手势行酒令,史弘肇不会做,客省使阎晋卿挨着史弘肇坐着,几次教史弘肇。
苏逢吉开玩笑说:“现在坐上有姓阎的,还担心受罚吗?”
史弘肇的妻子姓阎,是酒家的歌女,因此以为是讽刺他,于是大怒,就用丑话来辱骂苏逢吉,苏逢吉当然也不肯罢休。
史弘肇想动手殴打苏逢吉,苏逢吉先出来,但史弘肇一看苏逢吉出来,就操起宝剑去追苏逢吉,这时杨邠害怕了,吓的直哭,对史弘肇说:“那苏老头,是刘土皇朝的宰相呀,如果你把他杀掉的话,把天子放在什么地方呢?”
史弘肇听完杨邠的话,一想也是,就骑马跑了,杨邠送史弘肇回到家里。
由此他们是水火不容,后来刘承佑派人去调解,也没有和解,这是大臣之间的矛盾。
而大臣与皇上矛盾也在加深,刘承佑年龄渐长,越来越要独立主持朝政,对大臣限制他发挥作用也有怨言,李业乘机从中挑拨,散布说史弘肇威震人主,不除必为祸患,因此弄得人心愤愤,各有打算。
与史弘肇一伙的杨邠,也越来越跋扈,他做宰相,独揽大权,凡事不分大小,都必先由他决定,他认为可以之后才告知皇上,群臣对苏逢吉的所做所为,也极为不满,凡是苏逢吉的门下,杨邠都设法给予免职。
杨邠与史弘肇一样,不喜欢知识分子,为人很奸狡,不识大体,主张国家必须要有钱有物,兵甲完备,至于文化礼乐是虚设,因此,杨邠非常注重掌管大政,特别认真。
一次与王章在皇上面前论事,皇上说:“这事执行以后,千万不要再因此说东道西。”
杨邠马上就说:“皇上只要不说东道西,就可以了,其他有我在呢。”
在座的听了都有些担心,认为杨邠太不尊重皇上。
太后的弟弟李业希望做宣徽使,皇上与太后在下面征求杨邠意见,杨邠很不客气,说李业不能做这个工作。
皇上刘承佑想立耿夫人为皇后,杨邠也不同意,耿夫人死后,皇上准备以皇后礼仪安葬,杨邠也予以阻止。
王章是刘知远的孔目官,后来做三司使,隐帝即位加任太尉,同中书门下平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