吗?”许宁问道,心里琢磨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程序是启动了,并且前两批已经有六百多人完成了手续。”
林绪擦了擦汗继续说:“但是,买断工龄也需要资金支持。
我们厂有几千人,计划中超过一半需要清退,这意味着几千万的补偿金,仅靠我们自己是不可能承担得起的。”
显然,林绪正努力减少潜在买家对工厂价值的预期,因为除了账面上超过四亿的债务外,还有这笔隐藏的巨大负债。
任何有意接手的人都必须重新评估财务及人事风险。
许宁看着逐渐远去的人群,又与林绪握手告别:“林厂长,我相信会有解决办法的。”
林绪以为这只是安慰的话,便点头回应:“是啊,一定会有的。”
许宁一行人轻装简行,从江重直接前往机场,当天晚上返回京城。
次日清晨,许宁不顾熬夜赶出的调研报告的疲惫,带着打印稿再次拜访国防科工委的丁志恒办公室。
“小许啊,这次江城之行收获如何?”刚上班的丁志恒一边整理文件一边问道。
“丁主任,实不相瞒,这三天他们可真是演了一出大戏给我看!”
许宁一边说着,一边从包里取出一份厚实的报告递给丁志恒。
“一出大戏?”
丁志恒先是一愣,随后放下手中的红蓝铅笔,接过那份报告仔细翻看起来:“那边情况很糟糕?”
“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相当严重。不过对我们科工委来说,或许也并非全是坏事。”
许宁边说边拿起水壶,为丁志恒的保温杯添满水,又给自己倒了一杯。水温刚好合适。
在丁志恒这个位置上,上班前会有人专门处理这些琐事,许宁也因此受益。
起初丁志恒只是快速浏览,但当他翻到第三页时,阅读速度明显放慢了。
“将尚可用的设备报废,降低生产效率,把市中心高价地皮低价出租,故意低估资产价值,夸大资不抵债的情况……”
丁志恒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真是手段高明啊。这样一来,再过一段时间,不用花一分钱就能把原本属于国家的优质资产据为己有。”
他放下看了大半的报告,靠回椅子背上:
“以前我只从财政部听到一些零星的消息,但这还是第一次看到如此详尽和系统的情况汇报。”
作为国防科工委的***,丁志恒对这类问题并不如那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