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言蜚语》
这并非前世哪位文学大家的作品,而是陆清风第一次自己创作的文章。
经过近一年来的持续不断的保持着阅读习惯,加上在北大一学期的学习,他觉得自己在长篇架构上或许还达不到那些有名的文学作家水平,但撰写一个短篇故事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故事情节直接从这次事件取材,没做任何遮掩。
在他的故事中,一位曾经辉煌过的实力派演员D,随着年纪渐长,后面又有年轻的同类型演员不断涌现,戏路越来越窄。
只能开始接一些配角的角色。
同时因为投资失败,经济压力巨大。
某一天,他得知有一部大投资的电影在选角,角色也非常契合他,但投资方却属意另一个年轻的演员时,他突然感到前所未有的愤怒。
为了拿到这个角色,借此翻身,开始在各种场合暗戳戳的表示这个年轻的演员人品有问题,不敬业,靠后台。
散布谣言,试图通过舆论来让制片方换人。
D的计划成功了,年轻的演员因为大家都这么说他,加上观众的抵制,被制片方放弃。
故事的结尾。
主人公D得意洋洋,在家中和经纪人喝酒庆祝,但很快新闻报道给了他迎头一击。
电影投资人没有选择年轻演员,但也没有选择他,而是另外一个在这个故事被中忽略的人。
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投资人觉得他们两个都是麻烦,D在实施阴谋的时候,却不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也被人看在眼里。
典型欧亨利式的结尾,意料之外,都又在情理之中。
陆清风在文章之中用了大量文字铺垫,让人读者感觉好像主人公只要干掉了年轻演员,就一定会拿到角色的感觉。
跟随着故事发展阅读的读者也是这么觉得,但后面结局却来了一个反转,打破读者预期。
但仔细一想,确实也是这么回事
这个世界并有欧亨利这个人,但所谓的‘欧亨利式结尾’是一种短篇小说的创作手法,只是欧亨利用的最多,也用的最巧妙,所以才冠以他的名字。
这个世界自然也有这种写作手法,并不出奇。
这个故事本身也不算有新意,但结合网上目前的情况,就很微妙了,观众想不联系也不可能。
【意有所指啊!】
【明眼人其实都能看得出来,那篇公众号文章栽赃陷害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