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民么?”
\n
有人为他们洗地,一再宣称这是“民族融合”的代价。但他们却不断的撕开伤口,还往里面撒盐,生怕别人记不起来仇恨似的。
\n
这是何等的有恃无恐,以为掌握了媒体喉舌,就能肆意歪曲历史,毫无底线的刺激广大民众的容忍度。这么做,对他们到底有什么好处?难道生怕别人忘记了仇恨?还是故意制造民族冲突,搞乱了国家?
\n
赫为真就是藏在幕后的推手之一,当然清楚其中的来龙去脉。但他却不能顺着话头去回答,思忖少许,抬起头来,苦笑道:“这就是一桩生意而已。只不过是无意之间迎合了大众的需要,一下子开了头,再也刹不住了。杨先生是做大买卖的,应该知道利益刺激下,会发生什么结果。我们,也是回不了头。”
\n
他自己都觉得这解释很勉强,意外的,杨浩却轻轻点头:“这也说得通。”
\n
九十年代,国内电视机刚刚普及,电视荧屏太缺少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那时候,一部合辫子戏《戏说乾隆》突如其来,以各种中国老百姓最容易接受的诸如皇宫秘闻、江湖恩怨、微服私访、清官断案,还有情啊爱的诸多纠葛,让大众得到极大的满足。
\n
在那之后,《宰相刘罗锅》又适逢其会,火的一发不可收拾,堪称万人空巷。究其原因,有制作精良的一方面,关键还是内在因素迎合了大众的喜好。
\n
广大民众其实不关心历史背景,也多半不去想几百年前的民族仇恨。中国历史太长了。几千年里不打仗的时间一共才不到四百年。而让所有人始终绷着神经过日子的运动时期才刚刚过去二十年。谁也不乐意去回忆那些苦难纠葛。
\n
辫子戏的兴起。却恰好填补了这一空白。
\n
继而随着国内经济振兴、人口流动增加,矛盾冲突数量翻倍,地方官员却毫无准备,应付手段也太过拙劣。于是,要清官圣君的潜在需求迅速膨胀,《廉吏于成龙》、《康熙微服私访》和《雍正皇帝》之类应运而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