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而他们这还只属于是成功者,那些同样是跨界想要进入影视创作这一行,结果却失败了,或者是有这想法,却没能实施的人中,是不是也有人才被埋没了呢?
\n
如果他们能在起步阶段,遇到星河影业这样的扶持者、帮助者,会不会情况就不一样?
\n
或许这种扶持的成功几率很低,百不存一,但能有一个成功,再出现一个像是饺子、郭帆、冯骥这样的人才,再出现《流浪》、《哪吒》、《黑猴》这样的优秀作品,对于华夏文化行业来说,对于星河影业来说,都是一件幸事。
\n
而且这也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大势,时代的浪潮浩浩汤汤,推动着一切向前,从来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
\n
就算没有王皓,没有星河影业,大势也不会改变。
\n
就好像数字摄影机的出现取代胶片摄影机,后世人手一部手机,也一样能拍大片。
\n
还有剪辑软件的普及,特效软件的普及,配音软件的普及,后世的抖音、b站就可以看到,民间一样有高手,很多小作坊的作品,一样不输于大制作,大导演。
\n
甚至于随着ai的出现,文字生成图片,图片生成视频,就更是让影视作品伴随着创意形成井喷。
\n
所以王皓也只是顺势而为,未来终将会实现“人民的电影”、“人民的影视剧”,人人都有可能成为影视创作者。
\n
星河集团也只是乘此东风东,将手中成熟的电影工业化体系升级到下一阶段,做那个卖铲子的人罢了。
\n
至于说这个过程中星河影业或者星河集团会不会有什么损失?那倒不至于。
\n
王皓率领集团高层在视察星河影业的过程中,就发现了公司的平台化改革状态十分良好。
\n
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