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时,窗外的麻雀正在唧唧咋咋的叫着。
不出一天,她和刘静怡就带着谢婉,选定了诊所的位置。
谢妍最终选定的乡镇动物诊所位于村东头的老粮站旧址,这里紧邻贯穿三个自然村的青石板主路,门前歪脖子槐树上挂着一块刷了红漆的木牌,上书“24小时急诊“五个大字,在阳光下泛着朱砂的光泽。
粮站原本的两间砖瓦房被改造成诊疗室和药房,西侧延伸出的草料棚清理后架起竹竿,成了候诊区悬挂宣传画的天然展廊。
选址的巧妙之处在于三岔路口的天然优势:向北通着每月逢五赶集的王家村,向南是村民汲水的古井,向东则延伸向散养的畜牧区。
诊所木格窗推开就能听见运粮车的吱呀声混着鸡鸣犬吠,药房墙上贴着的手绘防疫地图用不同颜色标注着周边七个自然村的散养户。
谢妍特意请铁匠铸造的铜铃铛挂在屋檐下,夜间接诊时摇晃起来的声音能穿透半个村庄。
很符合普通人对老动物诊所的刻板印象,最主要的是:便宜。
房租一个月两百元。
选好地址后,谢妍开始联系谢建华的好友李明辉。
李明辉生意做得大,代理了许多大厂家的饲料、兽药和疫苗,几乎在当地成了一把手。
他接到谢妍的电话的时候很是震惊,和谢妍聊了一会,他开始赞叹谢妍的才华。
出于情谊,也出于别的原因,李明辉毫不犹豫的答应了谢妍,先铺货后给钱的提议,并且还愿意为谢建华的诊所提供一些必备的设备。
谢建华摸着新漆的“24小时急诊”木牌,摇了摇头,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和担忧:“夜里出诊?去年张屠户家的牛难产,我打着手电走了十里山路,走路半道还摔进沟里。这24小时急诊,我们真的能做得来吗?”
谢妍闻言,安慰道:“爸,放心。我既然决定这么做,就一定会想办法克服困难的。至于夜里出诊的问题,我们可以装一个座机在诊所。这样,一旦有紧急情况发生,我们就能迅速做出反应了。”
正当父女俩在兽医站门口交谈时,一阵货车车的轰鸣声打破了周围的宁静。
只见李明辉亲自开着货车,带着一货车兽用商品呼啸而来。
这个戴着金链子的饲料商一出现,就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他蹲下身子,在草料棚里仔细地翻看着谢妍设计的疫苗套餐卡,脸上露出了赞许的神色。
“我在省城见过这种预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