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
朝臣们那震天响的哭声,有一瞬的停滞。
他们都想看看,圣人会如何选!
妃嫔的队列中,姜贵妃在最前面,她跪坐着,看着灵堂上的这一幕。
眼底闪过一抹嘲讽,燕王、魏王都太急切了!
就算想要表现,也该等太子下葬之后。
唉,他们完了!
圣人的身形一顿,他抬起头,看看燕王、再看看魏王,幽深的眼底没有任何情绪波动。
他没有说什么,更没有推开燕王、魏王。
但,太子的丧事刚刚办完,圣人就下旨——
令燕王、魏王,即日就藩!
圣人非常干脆,直接将两个嫡子赶出了京城。
这,已经是圣人对嫡子的爱重了。
还有几个庶出皇子,在太子去世后,上蹿下跳、暗中串联,圣人直接让周既明去调查。
酷吏出手,鸡犬不宁,好几位王爷或是被赐死,或是被流放。
能够贬为庶民,都算是善终。
还有急着站队的朝臣们,要么被罢官夺爵,要么被抄家斩首。
元贞十三年的寒冬,一直延续到了十四年的夏天。
大大小小的案子,有的罪名确凿,有的则是莫须有的冤案。
但,只要落在周既明手里,就基本没有活路。
周既明、以及百骑司的威名,达到了一个新高度。
酷吏周既明的风头,更是盛极一时,就连楼彧、萧无疾等重臣,都要避其锋芒。
楼彧却没有丝毫的嫉妒、畏惧,他已经看到了周既明的下场——
圣人这是在为皇太孙铺路,利用周既明这把刀,杀掉所有的反对者、潜在威胁。
而一旦皇太孙顺利继位,周既明就可以发挥最后的用处——
酷吏臭名昭着,人神共愤,新君杀掉他,就是为民除害,让百官归心!
估计周既明也清楚自己的结局,但,他已经不能回头,只能遵循着圣人为他划定的道路,决绝的走下去。
元贞十九年,圣人驾崩,皇太孙杨承在中书省左仆射、太子少傅楼彧,兵部尚书、柱国将军萧无疾等辅政重臣的支持下,登基为帝。
同年,太孙妃、新晋的皇后王氏病重,一个月后,薨。
众勋贵、世家等家族,纷纷意动,想要把自家适龄的女儿嫁去皇宫。
“什么?阿南,你说什么?你要进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