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京后,也跟着考入了骊山书院。
楼彧、王姮都曾经教授过他学业,他算是这对夫妻的半个学生。
楼彧对他也颇为看重,曾经提出可以举荐他入仕,却被婉拒。
不是陈氏子故作清高、不知好歹,而是他想考科举。
就在去年的春闱,陈氏子作为骊山书院举荐的学生,一举考中进士科,并顺利通过了吏部的铨选,得了个从八品的小官儿。
官职不高,却是“正统”出身,妥妥的天子门生,还有楼彧、王姮暗中保驾护航。
他的仕途必定一帆风顺。
陈氏子“再接再厉”,没有满足于半个弟子的身份,他求娶了王姮的伴读。
许是真的姻缘天定,郑十六也对陈氏子颇有好感。
咳咳,到底是曾经的望族,家族基因有着几百年的严选,陈氏子容貌极好。
虽比不得楼彧、萧无疾,却也是俊美如玉、气质不俗。
一对少男少女,郎有情妾有意,又有利益的结合,他们的婚事水到渠成。
两人成婚已经半年有余,小夫妻人前人后,恩爱甜蜜,简直羡煞旁人。
郑十三抵达国公府,坐在马车上,还没有下车的时候,透过车窗,正好看到郑十三与夫君你侬我侬的模样,禁不住有些感慨:“十六娘是个通透的人。”
没有攀高枝,而是选了个门当户对的人家。
两人身份相当,年龄相近,还有同在一所书院求学的经历。
虽然一个是男校,一个是女校,但他们有着相同的老师,身处在相同的学习环境之中。
在思想上,他们是能够同频的。
太多的“相同”,让他们结为夫妻后,会有许多共同语言,也能够做到心意相通,携手同行。
唯一的缺点,大概就是陈氏子刚入仕途,品阶不高,也就无法给妻子挣来诰封。
郑十六现在只是郑娘子,没有诰命,去到公共的宴集上,可能会被人轻慢。
不像郑十三,不管与杨寿的夫妻感情如何,也不管瑞王府有着怎样的一地鸡毛,她走出家门,就是尊贵的王府世子妃。
“……这又如何?杨寿的前程也就止步于继承王爵,陈郎君却可能成为朝堂新秀!”
陈氏子走的是科举正途,还有楼彧暗中培养。
楼彧位居高位,陈氏子便也能进入权力中心。
几年,十几年后,郑十三、郑十六这对姐妹的身份、处境,可能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