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一辈人,甚至两辈人的努力。
没办法啊,他的父辈、他的兄弟等,都不是天纵奇才,只能以勤补拙,慢慢的往上爬。
攀附齐王世子,确实是一条捷径。
但,郑家太弱了,强行凑上去,非但不能得到贵人的青眼,还会沦为笑话!
郑二郎等不怕被人嗤笑,他怕的是,当了小丑,却还是无法复兴家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现在皇城里住着的是杨继,而不是杨翀。
杨翀未来是否能够登上那个位子,就是他自己都没有十足的把握。
站错了队,一旦失败,就不只是没落,而是彻底倾覆。
郑家已经没有试错的资本,折腾不起!
郑二郎压低声音,耐心的将这些道理,掰开了、揉碎了,告诉楼太夫人。
楼太夫人的脸色一变再变。
“二郎,这些都是你自己想出来的?”
楼太夫人问出这句话的时候,声音都在微微颤抖。
二郎才十三岁啊,还是个少年。
他却对朝政如此了解,还能克制住贪念,其目光何其长远?
楼太夫人总说自己的儿孙优秀,她心里却明白,儿子也好、孙子也罢,都只是平庸。
或许比普通人强些,毕竟郑家有先祖的手记,还有那么多的藏书。
他们一生下所拥有的资源,就是那些寒门子弟,一辈子都难以获得的。
如此高的起点,却也只是比那些完全没有起点的普通人略好些,足以证明他们的能力。
但,此刻,郑二郎却说出了这般敏锐、清醒的话,顿时让楼太夫人看到了希望。
郑二郎面对大母的希冀与热烈,却羞愧的摇了摇头,“不是!这些,是、是旁人告诉我的!”
他也希望自己能够想到这许多。
很可惜,他愚钝。
“旁人?什么旁人?”
楼太夫人愣了一下,这般推心置腹的话,要么是亲近之人、要么是别有用心,否则对方不会说。
他们在楼家,是客居啊,并没有什么亲朋故旧。
就算是东山书院的先生们,能够想到这些,也不会对郑二郎一个刚认识的小子说。
他们是楼彧的人,不是郑家的门人。
楼太夫人在楼家,似乎总是摆着姑祖母的谱儿,但她心里明白。
她确实姓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