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唐朝设定的,相应的接待工作,也按等级进行。专门的外交部门,唐朝叫做鸿胪寺
“凡四方夷狄君长朝见者,辨其等位,以宾待之。”鸿胪寺的长官鸿胪卿、副长官少卿也有相关的出使任务
“若诸蕃大酋渠有封建礼命,则受册而往其国”
册封政治首脑,是中国皇帝的权力,而鸿胪卿等是执行者,即参加各国首脑的加冕仪式,表达中国皇帝的政治姿态。
鸿胪寺管辖的典客署,职责为招待外宾,“凡朝贡、宴享、送迎预焉,皆辨其等位而供其职事。凡酋渠首领朝见者,则馆而以礼供之。”
等位,是个关键因素,具体而言,“三品已上准第三等,四品、五品准第四等,六品已下准第五等”。
第一次来中国的外国使者很可能没有官阶,不过唐朝也有安排,即“其无官品者,大酋渠首领准第四等,小酋渠首领准第五等。所乘私畜抽换客舍放牧,仍量给刍粟”。(以上引文,俱见《唐六典》卷十八《鸿胪寺》)
级别不同,待遇不同,这是那个时代的等级特色
长孙无忌提议削减了鸿卢客栈的用度,但并不违制
外国使臣说不出什么来
因为规矩是大唐订的
就是谈判,他们也不能拿这个说事儿,以大唐不给使臣面子就是不给他们部落面子为借口?
这没用
中国语言,抠字眼儿谁比得过?
四方馆,古代官署名。隋炀帝时置,以接待东西南北四方少数民族及外国使臣,分设使者四人,各自主管双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