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的职位给你?”
一进门,李兴业就匆忙说道。
不是赵林不配,而是他太年轻了,这里面的道道就是积年老吏都不一定能搞得懂,贸然让他上去,只会害了他。
不然傅承望也不会让傅文启连夜去请李兴业来了。
赵林苦笑道:“我以为陛下会让我回京来,在六部给我安排一个位置,哪想到给我这么重的担子。”
全国河道总督可和江北总督不一样。
江北总督只需要治理好江北两省的军政即可。
而全国河道总督,是全国所有河道,只要有水的地方都归他管。
而且河道总督还管漕运。
这代表京师命脉都掌握在他手里。
这样一来,权利就大上天了。
原全国河道总督名为李正年,跟李兴业一样,是皇室中人。
现在贸然交给赵林一个外人,还是如此年轻的外人,不说别的,皇室中人就不同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明天早朝,绝对是一番血雨腥风。”李兴业叹道。
傅承望揪着胡须道:“不如我们一起上书,让陛下给赵林换个职务。”
“我也这么想的。”李兴业道。
傅文启却笑道:“爹爹,李大人,我却觉得赵林这个全国河道总督很合适。”
“哦?怎么说?”傅承望问道。
傅文启道:“爹爹和李大人知道每年运送漕粮,要损失多少吗?”
傅承望和李兴业都摇头。
傅文启竖起一根手指:“三分之一,甚至更多。”
“荒谬!”
傅承望立刻反对:“怎么可能这么多?”
傅文启道:“就这么多。其中有运输时因风浪沉没导致的损失,有因偷盗、抢劫导致的损失,有人畜吃的损耗,也有别的种种,最多的时候,能达到三分之一。”
“那漕军岂不是死路一条?”李兴业忍不住问道。
按照大启律,漕军运粮全额送达,缺少的要自己补足,否则治罪。
损耗这么大,那些漕军拿什么补?
傅文启道:“所以有些漕军会夹带私货贩卖来弥补损失。久而久之,有些漕船就成了南方商人的运货船,因为漕船无需交税,到了地方把货一卖,区区漕粮不就补上了?”
赵林道:“这样漕粮是没问题,但税收却少了一大块,总的来说得不偿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