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张文大哥,那就这么说定了。”梁鸣将200斤装着鸭毛的麻袋搬上骡车,就对张文道了别。
他回到梁家村时,已经是傍晚,梁敏夫妇已经放工回来。
母亲李兰正在厨房中做晚饭,父亲梁敏坐在院子中,抽着旱烟。
见到梁鸣搬着几个麻袋回来,梁敏好奇地问道:“儿子,你搬的这麻袋里,装着什么?”
“爸,这里面都是鸭毛。”梁鸣笑着解释道:“是我从石头村委会,收购回来的。”
“你收购这玩意干什么?”
“当然是拿到城里去卖了。”
梁敏闻言,脸上露出一抹惊讶之色:“这鸭毛,还能卖钱?”
似乎早就猜到父亲会是这个反应,梁鸣笑着解释道:“父亲,你可不要小看了这鸭毛,这玩意,值钱得很。”
“这鸭毛能用来做羽绒服,羽绒被,羽绒枕,还能做成羽毛球,毛毽子,是服装厂和体育用品厂都想要的资源。”
听到梁鸣的解释,梁敏似懂非懂。
但梁鸣说的却是事实。
在80年初期,羽绒服就作为保暖服装,出现在国内市场,因为它良好的保暖性,以及轻便性,很快就替代了军大衣,席卷了国内的北方服装市场。
随着羽绒服,成为了80年代北方老百姓的新宠,这鸭毛的价格也是水涨船高起来。
许多服装厂大量收购鸭毛,用来生产羽绒服,抢占服装市场。
除此之外,也有人设计出了羽绒被,羽绒枕,销量也是十分火爆。
而让鸭毛的价格上涨的另一个因素,则是80年代国内羽毛球运动的火热。
80年代初期,随着国内运动员在北美举办的第一届世运羽毛球比赛中,斩获了4枚金牌。
而后,又接连在两个国际赛事上,捧回两个冠军奖杯。
羽毛球这项运动,就彻底在国内火爆起来了,甚至还诞生了许多传说。
比如“羽坛三剑客”,“羽毛球界四大天王”等等。
连带着羽毛球和羽毛球拍这些体育用具,销量也是疯狂上涨。
在当时,无数的体育用具厂在全国各地,如同雨后春笋一样,不断冒出来,对于鸭毛这种生产羽毛球必须用到的材料,更是不吝价格的收购。
可以说,羽毛球运动,在80年代承载着几代人的记忆。
“我刚才在厨房里,听你们说什么毛能卖钱来着?”
这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