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吕葭轻点头,看眼略失望的巧巧,因平寿说,修的独心,或直白伤其心。
平寿没有故意撒谎缓和,点透思想:“避世修心,有一个特点,理论特别扎实,但真遇到事,乱七八糟。想象和实际,完全对不上频率,只要外人一个试探,就能让修心百年的成果,化为烟尘。我修心之时,有强烈感受,正是因为我处于生命最底层,才能有那么多感悟,对道的理解,可以说,脱离于人间之外。所以,当我开始升级变强,面对田旋时,我很不愿脱离那种层次感,我怕提升上去,就不再有这种感悟机会,可能面临后劲不足的情况。我想拥有修心圆满,出山入世的心理准备,但我自认为,还没有修炼完成。直到现在,我再次遇到迷茫,选择方向依旧有两个,一是继续避世,二是入世,先行动,将因果洗净,最起码,不再浮于想象,而是亲自体验事实,真真切切,让这颗真心,有血脉、有灵魂、有精神的触动,不再像以前,频繁迷茫,困于虚无。”
巧巧目动欲言,平寿感叹,作真心总结:“只有付出行动,才会明白,说的再好听,不如真正实践一次。很多人,口中常挂着,善待他人是德,但在交际中,却故意言语重伤他人,嘴上一套,行动一套。我修心时一样,说的理论再充足,却只浮于表相,根本没有亲自实证,免不了频繁迷茫。我正视自己本心,若迷茫,就去解决,有缺点,不是自我贬低,相反,缺点会化作成长的养料。没有人能肯定未来,我兜兜转转,将本心一点点塑造完美,此生无悔。”
巧巧眼亮,心语喃喃,回平寿身边缩其怀。
吕葭深思,已明悟,良久,轻叹:“是我着了相,能真正看清自己的人,才是世上最聪明的人,允许自己成为自己,他人成为他人。修心者,迷茫是常态,勇于实践,接受不完美的人生,恰恰是坚守本心,无愧自己此生意志。”
平寿点头:“前辈高见,我有因果心魔未除,本心已失,自当实践解决,而不是遇到困难,气馁退缩,贬低自我,如抑郁症般,避世埋怨,终日陷于混沌大梦之中。迷茫和抑郁并不可怕,勇敢面对困境,才是真正的修心炼道。”
平寿非是嘲讽抑郁症,因他避世之选,同样是自此开始,方有今时道果。
吕葭缓缓点头,认可之意彰显,颇有感悟。
巧巧明白论心已结束,双方各有各的方向,所以吕葭才说,允许自己成为自己,他人成为他人。若以此创作《论心记》,说不定,将来还能流芳万世。
心思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