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局观,核心是对制度的对比矫正。我的思维,肯定与你不相同,你不必太过在意,看清本心,不只全面观一种方法,入世也能做到。”
呈灿提点:“我说过,看不清他人,就看不清自己,入世的意义,是做到进退自如。持身皎洁,不染侮辱垢秽,如何能有真切感悟?对身体和心灵,皆如此,若不愿走人道,不是说必须避开,或许可以选择包容。处世太过分明,贤愚好丑,都分个清清楚楚,怎么能成长?一根筋的思维方向,是对是错?”
呈灿话语轻重自如:“他人讲到事实,你不乐意听,就记死仇,如此心胸狭隘,你觉得,你能修得无上道吗?平均真神公平公正,是修的一种道,还是修的百道?既是百道,道从何来?正所谓,道乃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
平寿心震,巧巧难言,呈灿深目:“你有一双鞋,安心放在屋外即可,若是丢了,再买一双,若连一双鞋都放不下,还能做什么大事?鞋是外物,他人的话,更是外物,针对你又如何?骂你又怎样?你的方向,是在呈远说的事实里,还是在那些年轻后辈的谩骂中?你口口声声说,被动承受因果,不主动伤害他人,因为自有他人偿还因果那天,却做着主动报复,不死不休,不愿就此放下心,抛弃事件的行为,如此在意,是记恨因果,还是记恨世事不如意?”
平寿瞳孔骤缩,心跳加剧,似看清这颗心。
往事回忆涌起,是因果陷阱?还是不如意?
暂且不知,但有一点清楚,曾经,他避世。
避的不仅是社交文明,更是做人做事失败。
社恐只是表象选择,修心炼道也只是借口。
哪有什么思维不同,分明是不如意的仇恨。
“原来,本心,竟是这般吗?”平寿心喃。
有对自己真心的体谅,更多的,是想痛哭。
拥抱往事不堪的苦难,看到前路璀璨光明。
入世,或许能看清自己,解脱记恨的根源。
巧巧同样沉默,她的记恨,纯粹,且简单。
从小到大,她的人生经历,只能佯装开心。
不禁悄言心语:“若我飞黄腾达,我是既往不咎,还是睚眦必报?以德报德,还是以怨报怨?如何选择,考验的是真心气魄,虽说有言,得饶人处且饶人,伤害他人的利剑,终有一天,或许会斩到我自己身上。小平平说,阅历和人生经验,是不可或缺的成长基础,我是改,还是不改?我为什么是这样?”
呈灿语顿,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