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钰反而喜闻乐见,砌上一壶上好的龙井茶,邀请了几位同僚,一同品茗,茶香四溢,却难掩朝堂上的暗流涌动。
于谦又喜又忧道:“这下王文等人可就缩起脑袋,不敢再轻易出头了。不过,殿下的决断虽快,却也暴露了朝中派系的对立。我们需得小心应对,以免局势进一步恶化。”
他的话音刚落,便有其他大臣附和,认为朝廷的稳定才是当务之急,而处理王安一事,虽是正义之举,却也需谨慎,以免引发更大的动荡。他们建议朱祁钰在处理此类事件时,应更加注重平衡各方势力,避免激化矛盾。
朱祁钰却是不乐意道:“好不容易开了个好头,干脆一鼓作气将这股风气彻底扭转过来。朝廷的风气若不正,何以正天下?我等身为朝廷重臣,岂能因私利而忘公义?王文等人若真有不轨之心,我朱祁钰定当不遗余力,一一查清,绝不姑息。”
言之有理,于谦无奈摇头转移话题:“如今殿下着手科举之事,明年开春之后便要忙起事宜,殿下可有计策?”
“没有。”
朱祁钰干脆利落承认毫无经验,于谦和众大臣一愣,没有那还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他们还以为郕王早就计划好了之后的事宜,被他的直白呛了口茶。
于谦尴尬道:“殿下,科举一事可不是儿戏,需要慎重考虑,从选拔人才到考试内容,每一步都关系到国家的未来。殿下虽然年轻,但肩负重任,不可轻视。”
朱祁钰点头:“本王自然是知晓,所以这才寻你们计划。”
众人都松下一口气,还好郕王不是一头脑热贸然行动。
他们知道,朱祁钰虽然年轻,但行事稳重,不会轻易做出决定。而今他承认自己对科举之事毫无经验,这反而让他们感到一丝安心。
朱祁钰先提观点:“自唐朝以来高门士族陨落,寒门崛起,科举制度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这一制度的实施,打破了贵族垄断政治的局面,使得更多有才学的平民有机会进入官僚体系。”
“然而,科举制度也存在诸多弊端,如考试内容偏重文辞,忽视实际能力,以及考试过程中的舞弊现象等。八股取士使得考生往往只注重形式而忽略了真正的学问。这些问题,若不加以改革,将严重影响选拔人才的质量和效率。”
“因此,本王认为,改革科举制度势在必行,必须从内容到形式,从选拔到任用,进行全面的改革。”
于谦觉得这番话新奇得很:“朱祁钰殿下所言极是,科举制度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