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一堆穿的,去书铺找父子俩人。林紫苏走出店铺之前,都还听到4个女子在热烈地讨论她写的故事情节。
林紫苏心情不错,故事有人喜欢就好。不枉费她每天绞尽脑汁想故事情节,手写几十万字。
手写啊!手写啊!!林紫苏和林显文每次在家里赶稿,都非常、非常、非常地想现代的电子产品。
林显文的短篇故事,开始写的是逃难路上的见闻,自己的亲身经历,听别人说的故事。
林紫苏本来也是想写这一类的故事,后来在和李菊花、卫七娘、婶子们聊天,也有听大人们聊天,说做工是听到、见到的事,她从中得到的灵感。
林紫苏就想写一些身边的事,一些百姓的事,这个时代每个地方都在发生的事。
留传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的规矩,就是正确的规矩吗?
当然不是,那是受益者们非常团结,一直明里暗里维护着自身的利益。为了达到他们自私自利的目的,在他们肮脏的嘴脸上,龌龊地私心上,披上一层又一层的遮羞布,把黑变成白,把错变成对。
通过不停地对一代又一代的受害者洗脑,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本就没有见过世面,没有接受过教育的受害者们。让受害者甘心为之奉献,如同驯狗一样,牺牲自己,为他付出就会获得奖励。
受害者为了得到认可,得到奖励,一代又一代地恶性循环,就像紧箍咒一样。从出生那一刻起,就决定生来是有五指山,还是生来就有紧箍咒。
性别决定枷锁。
一家四口大包小包,满载而归。回去的一路上,林紫苏看着头上的万里晴空,路边盛开的花朵,绿油油的野菜,美好的天气,美好的自然环境,清新怡人的空气。
可惜她的心情不怎么美丽,还有一些沉重。她越来越能理解何昭瑜,为什么冒着生命危险,冒着巨大的风险,每天忙碌劳累,倒贴人力、物力、财力去建国。
林紫苏一家四口对权利没有太大的欲望,也没有太大的野心,当然也没有建国立业、治国安邦之类多牛的才能、本事。
一家四口本着既来之则安之 ,有吃有穿有住,能安稳的和家人朋友好好过日子就行。
可是,在这个时代能置身事外吗?显然是不能。
和国面积不大,并不是何昭瑜没有能力扩张,而是有一个重要原因,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
何昭瑜打下一个地方,她要上任的官员,是从她的学校读书出来的,接受的是和国的思想品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