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选贤任人,发展人情网络,关系到了世家辉煌的延续,属于世家大族的命脉。
让没有根基的普通人通过考试上位?做什么春秋大梦呢?
后世隋唐时期为何能够推行科举?
全然是因为隋唐之前几百年的时间之内,因为异族的大规模入侵与劫掠,导致了各大世家的凋零,才有了能够去推行科举制的社会性前提。
如若世家大族的实力和势力,在五胡乱华的几百年时间里没有丝毫的受损,隋唐时代也不可能会出现让平民子弟有机会一步登天的科举制度。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所以陈辰才会说,不是时候。
甚至可以这样说,从颍川陈氏出身的他,自己也是世家的一份子。
想要推行科举制,从平民之中选取大量的可用之才,可以说,任重道远。
从时代和局势的角度来看,陈群提出的九品中正制才是真正适合这个时代的较优解。
在场众人皆是身在局中,唯有郭嘉无奈叹气。他能有今天,真的可以说是时也,命也。
司马徽对陈辰更加满意了,远见有,真知有,更能审时度势。以九岁之龄来看,这等资质可以称的上是妖孽了。
“辰儿之智果如荀爽之言。”司马徽大笑起来。“不知辰儿可有长辈赐字?”
在场众人皆是一惊。
古人的字,一般都是由尊长代取,如陈氏大族,一般会由族长在宗族子弟行冠礼之时结合本人的名以及本人的性格,赐予合适的字,也是寄托了家族长辈对家族子弟未来的期待。
当然也有一些杰出的子弟,家族长辈会提前赐字,只等成年之后直接使用。
像是由当世大儒文人所赠的表字,更是一种殊荣。
“族中长辈未曾赐字,陈辰拜请水镜先生赐字。”陈辰在陈群的示意之下,连忙向着司马徽行礼。
“辰,乃日月星之总称,我便予你启明二字,如何?”司马徽略作思考,脸带微笑地看着陈辰。
“多谢水镜先生赐字,学生成年之后便叫做陈启明了。”
得了赐字的陈辰二话不说跪倒在地,扎扎实实地叩了首,行了弟子礼。
司马徽端坐着受了陈辰的礼。
“再则,我这里有两个道号,准备赠予我所看好的年轻人,不知道你可愿接受?”
司马徽虽不在朝堂,但是他识人之名,不落于创办了月旦评的许劭。他想要捧人的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