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与佛经的探讨
首页

第26章 六根,十八界

《何为五蕴、六尘、六根、十八界》

在佛教的教义中,五蕴、六尘、六根和十八界是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们共同构成了对我们身心世界以及宇宙万物的一种独特认知体系。深入理解这些概念,对于我们领悟佛教的智慧和修行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一、五蕴

“蕴”意为积聚、和合。五蕴,即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涵盖了我们身心世界的一切现象。

色蕴,指的是一切物质现象,包括我们的身体以及外界的山河大地、草木器物等。它具有质碍性和变坏性,也就是说,物质具有占据一定空间、相互阻碍的特性,并且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和损坏。

受蕴,是我们身心对于外界各种刺激所产生的感受,包括苦受、乐受和不苦不乐受。感受是我们对外界事物的一种主观反应,它直接影响着我们的情绪和行为。

想蕴,是我们的思维、想象、概念等心理活动。通过想象,我们对外界事物进行识别、分别和命名,从而形成各种观念和概念。

行蕴,指的是除了受蕴和想蕴之外的一切心理活动和行为造作,包括我们的意志、动机、行为习惯等。行蕴具有造作和推动的力量,它促使我们不断地产生各种行为和活动。

识蕴,是我们对事物的了解和认知能力,包括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和意识。识蕴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基础,它使我们能够感知和认识外界的各种现象。

五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我们的身心世界。我们通常认为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拥有固定不变的自我和外在的世界。然而,从佛教的观点来看,这种认知是一种错觉。五蕴中的每一个蕴都是无常、苦、空的,它们都是因缘和合而生,没有永恒不变的本质。当我们深入观察和体悟五蕴的本质时,就能逐渐打破对自我和世界的执着,从而获得内心的解脱。

二、六尘

六尘,又称六境,即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是我们的六根所感知到的外界六种对象。

色尘,即我们眼睛所看到的一切物质形象和颜色。世间万物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各种外观特征都属于色尘的范畴。

声尘,是我们耳朵所听到的各种声音,包括自然界的声音、人类的语言声音以及各种音乐、噪音等。

香尘,是我们鼻子所闻到的气味,有香臭之分,如花香、饭香、臭气等。

味尘,是我们舌头所尝到的味道,有酸甜苦辣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

相关小说

我怀了你的孩子![穿书] 灵异 /
我怀了你的孩子![穿书]
梦娘
865466字07-21
攻略成功后,被疯批缠上了 灵异 /
攻略成功后,被疯批缠上了
明月之上
415606字07-19
后妈文的炮灰小姑[八零] 灵异 /
后妈文的炮灰小姑[八零]
秋凌
2740951字07-19
我怀了你的孩子[穿书] 灵异 /
我怀了你的孩子[穿书]
梦娘
18771822字07-21
初夏的函数式 灵异 /
初夏的函数式
风晓樱寒
初夏的函数式章节目录,提供初夏的函数式的最新更新章节列表。
531514字07-21
超神:我以虚空万藏解析诸天 灵异 /
超神:我以虚空万藏解析诸天
爱吃云吞的京京兽
七八小说免费提供作者(爱吃云吞的京京兽)的经典小说:《超神:我以虚空万藏解析诸...
636518字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