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有许多人很关心春晚,会给春晚递来各式各样的“条子”,由此诞生“条子演员”,他们凭条子可以挤进春晚,更有甚者能够独唱一曲,据说最多时候会有上百个条子演员。
\n
递来的条子,哪个重要,哪个不重要,哪个必须办,哪个可以缓办,这些人的位置也非常重要,比如在舞台上靠前还是靠后,在零点以前还是零点以后,这都成了学问。
\n
一般春晚的准备期是在4个月左右,前2个月是策划和准备期,进入第3个月以后,基本上导演、主创人员就开始围着条子转了,琢磨怎么把这些条子演员安排好。
\n
于是乎,只好从这条子的分量上分出轻重和三六九等,按以前的概率,每年的条子演员被拦在外面的大约占2/3,最终能上春晚的条子演员占整个演员的1/4。
\n
所以,很多时候不能怪导演,他也没多大的话语权。
\n
时间来到了11点,高园园一家人坐在客厅里,倦意渐渐袭来,轮着打着哈欠。
\n
电视里的演员们、观众们热热闹闹开开心心,却无法掩盖电视机前观众脸上的疲惫和无聊。
\n
可见,这些节目的吸引力确实有限,原本应该充满欢乐和惊喜的春晚,此刻却显得有些平淡无奇,就连最受期待的赵苯山,今年也拉了胯,他与老搭档范炜和高秀慜带来的小品《送水工》,精彩程度比起往年差了不止一个台阶。
\n
“园园,沈浪什么时候登台啊?”高妈妈问道。
\n
“马上了妈,大概11点15分左右。”高园园回道。
\n
“哈啊……早知道先去睡一觉了。”高爸爸打着哈欠道。
\n
“他往年都是申请的前面登台,但今年,导演为了拉期待感,就把他安排在了后面。”高园园解释道。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