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价是22亿港元,一般溢价5、6成已经是很高了。
\n
“这个项目的最高价我给40亿,如果超过这个数,就不用再考虑了。”罗齐鸿不打算出席,担心被人故意抬高价格。
\n
其实兆安集团旗下已经有多个大型商场,这个项目不过是锦上添而已。
\n
太大的代价去拿下,实在有些鸡肋,如果是投资赚钱,集团也可以找到类似的替代品。
\n
“那老板想派谁过去拍卖?”陈智隆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
\n
“这次由你和文毅一起去拍卖吧,你们也参加过多次拍卖会,应该掌握了技巧。”罗齐鸿说道。
\n
“嗯,知道了。我们这次要提防的是九龙仓集团和新鸿基地产,前者靠着铜锣湾时代广场和海港城赚了不少现金,这幅地又不需要补地费,仅仅要支出24亿港元,九龙仓一定会下重本的。”
\n
“而新鸿基地产,近几年在住宅楼宇方面大赚特赚,市值更是突破了千亿港元的大关,现金流应该不比我们差多少,也不会畏手畏脚的.”
\n
陈智隆对着罗齐鸿便是一顿分析,脸色颇为严肃。
\n
罗齐鸿突然想起在某杂志上看到对郭丙湘兄弟的资产评估(只计上市公司的市值),571.9亿港元的家族资产,位于香江第7位。
\n
位于第一名的自然是李家成,毕竟罗齐鸿在明面上的上市公司比不上李家成旗下的长江实业和和记黄埔,但罗齐鸿也是排在第4位的,家族资产671.4亿港元。
\n
郭丙湘兄弟只做地产,能将新鸿基地产的市值做到1100亿港元,实在是厉害,而且目前的新鸿基地产成为了香江蓝筹股中第3,仅次于汇丰银行和香港电讯之下,在80年代的时候其土地储备已经是第一,此时地市暴涨,自然赚的盆满钵满。
\n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