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郑隐
郑隐(?~302),字思远,西晋儒生,精通《礼记》、《尚书》,对九宫、三奇、河洛、谶记亦有涉猎。後拜葛玄为师,受《正一法文》、《九鼎丹经》、《金液丹经》、《太清丹经》,精於烧炼金丹。年逾八十,体力充沛,健步如飞。收藏极富,举凡经、记、符、图、文、篆、律、仪、法、言等,共一千二百九十八卷。晋惠帝太安元年(302年),预知将有兵祸,率弟子数人隐居霍山(在今安徽省霍山县),不知所终。有徒弟葛洪,丹术大行於南方。入庐江马迹山居,仁及鸟兽。有二虎入相随,驴襄经书。时于永康横江桥,逢旧识许隐。太安元年感晋世将乱,带弟子葛洪等,东投霍山,后隐括苍山仙去。除此山外小仙都还有郑坑口村,为郑隐曾经隐居地。明五经,善律侯,于和宫、天文、河洛谶纬无不精研,并且藏书丰富,门下常年有50余位充作仆役的弟子。
真实历史人物之三
葛玄简介
葛玄(164—244),字孝先,丹阳句容(今属江苏)人。三国着名高道,道教灵宝派祖师。据《抱朴子》记述葛玄以左慈为师,修习道术,受《太清丹经》、《九鼎丹经》、《金液丹经》等炼丹经书,后传授给郑隐。相传他曾在江西阁皂山修道,常辟谷服食,擅符咒诸法,奇术甚多。后世道教尊称葛玄为“葛仙公”,又称“太极左仙公”,北宋徽宗时封为“冲应真人”,南宋理宗时封为“冲应孚佑真君”。
宋元以后之人所写有关葛玄的仙传,层累汇聚了很多时代和来源不同的传说故事。就较早期的材料而言,其事迹一方面见于《神仙传·葛玄》,其中将葛玄描述为一个师从左慈修习《九丹金液仙经》,常服饵术,长于治病,行符敕鬼,善于神变,最终尸解的术士。在现存零星的六朝地志材料中,还有很多江南地方传说,将葛玄描绘为一个炼丹成仙、白日飞升的仙人,很多地方都传有其炼丹飞升之处。
东晋末年葛巢甫作《灵宝经》,曾经“风教大行”,对葛玄的仙公形象做出了一系列的重要改变,将其塑造为一个经由人间修道活动而得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