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对生物组织危害程度的物理量。
1希沃特等于1焦耳/千克。
不要觉得这数值并不高,在切尔诺贝利灾难刚发生的时候,反应堆内部辐射照射强度也才每小时300希沃特。
除了高强度的辐射除了高温以外,还伴随着浓烈的硫磺气味。
整个隧道内部就这样暗红交织,宛如地狱一般。
如此恶劣的环境,几乎找不到多少生物存活的迹象。
但于范逸明来说,虽然他暂时还未融合辐射吸收的能力,但这种强度的辐射也仅仅是让身体的不适加强,造成不了直观伤害。
头上的多重复眼,通过不同波长的光线,将整个通道内的景色收入眼中,同时体内的生物雷达器官也催动到最大。
强劲的电磁波在岩壁上不断反射,为范逸明带来关于前方地形的变化。
也不知道向前走了多远。
眼前的空间“豁然开朗”起来。
这并不是视觉的反馈,而是生物雷所传发射出去的电磁波,在短时间内遇到空旷区域,没有迅速反射回来而造成的。
从电磁波反射回来的时间来判断,在隧道的尽头应该是一个长宽在15~20公里的巨大空间。
随着范逸明走出隧道,夹杂着阵阵轰鸣声,一股灼热的空气扑面而来。
不,准确的说不应该说是应该是在相对密闭的环境中,大量水汽和高温,使空气变成了一种极为活跃的气体。
里面的氧分子并没有减少,只是在高温环境下,氧气的体积因为温度和湿度的变化有所降低。
可以说面前这片区域根本不适合任何生物的生存。
放眼望去,目之所及,到处都是刺眼的红光以及灼热的气体。
好在范逸明的眼睛全都被一层薄膜所覆盖,不然看这一眼都会受到损伤。
这是一个广阔的地方,黑色犹如铸铁一般的山峰、丘陵遍布视野。
在这些山峰之间,是满地的岩浆肆意流淌,形成一个个宽阔的河流与湖泊。
景色壮观是壮观,可问题是在这种鬼地方会有生物存在的迹象吗?
哪怕是电影中困住刀疤王的空间也没有这么夸张吧。
毕竟在那处空洞里,还有不少没有被岩浆覆盖的土地。
范逸明之所以会有这么大功夫,并不是想要下来欣赏美景的,是想找到更下层世界。
找到电影当中那些恐怖的泰坦生物,如果可以的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