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学校时, 班上的同学们都在讨论学校的社团活动, 他们看上去无忧无虑,完全不知道孟正、沈独清和刘剑度过了一个怎样忙碌而充实的周末。
文学社每个月出一本月刊, 文学社社长是现任总编, 其余社员也各有分工, 虽然有老师在文学社挂名,但所有涉及到月刊的相关工作都由学生独立完成。记者社每周要出一份周报。广播社每天傍晚都需要面向全体师生播放节目, 周一校内新闻、周二英语天地、周三流行音乐赏析等等, 每次节目持续半个小时左右。话剧社、音乐社、器乐社要定期举办活动,并且要在每个学期期末面向全体师生做汇报演出。还有棋社、思辨社等,社内每个月都要举行一次比赛。
孟正重生前并没有接触过辩论这项活动。他本身不是一个攻击性很强的人, 大家都想象不出他站在台子上咄咄逼人的样子, 但其实他温和的外表下藏着极强的原则性,当他重生后开始接触这项活动后,他很快就觉出了其中的乐趣。
之前在兴趣班上,老师组织辩论活动时, 总是说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她经常鼓励学生们进行多方位的尝试。所以一辩二辩三辩四辩的位置,孟正每个都试过。经过尝试,他觉得自己还是更适合成为一辩或者四辩, 因为他能时刻保持冷静,擅长把握大方向,不会被人把思路带偏,归纳总结的能力也特别强。而沈独清则更适合成为二辩或者三辩了,因为他反应迅速、逻辑性强、攻击性更强。
如果孟正和沈独清被分到了同一个队伍中,孟正往往是负责锁定目标的,沈独清就是那负责冲锋陷阵的,两个人总是非常默契,哪怕他们会尽力和其他的队友配合,但其他队友的表现总不如他们亮眼。如果他们俩在不同的队伍中,那咄咄逼人的气势就都是冲着对方去的了,其余的队友和对手都将沦为背景。
刘剑本来没打算报名参加社团活动,但在孟正和沈独清的影响下,他起了一丝兴趣,最后挑中了文学社。刘剑说:“咱们高一生进入社团后基本上都是普通社员。你们思辨社的普通社员每个月都需要抽几个晚自习去参加辩论赛,我觉得挺占用时间的。文学社的普通社员只需要每个月交篇作文就好了。”
孟正私心里觉得,刘剑的作文写得比他好。
想象了一下孟正说的场景,刘剑觉得好羞耻啊,但他的内心深处却还是涌出了几分向往。如果爸爸妈妈能拿着他的作文出去炫耀……那好像也很不错?
大家填了报名表,社团的报名工作就算是完成了。
老原登了卖房广告后,陆陆续续会有人给他打电话,因此见到了陌生号码来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