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记者出于礼仪,还是端起碗,清汤寡水难以下咽,没想到这是什么年代了,工人生活还是这样?
王玉霞聪明,孙厂长我贪嘴,刚吃了一个油饼,吃不了。
他把一碗饭拨了一半给孙雨露。
王师傅不好意思,让你孩子饿肚子了。
然后餐桌上剩下一碗饭拿到餐厅。
王记者看到餐厅两个孩子,端着铁盆在吃饭。
对于开水煮面条难以下咽的饭,两个孩子狼吞虎咽是珍馐佳肴。
王老师出于礼节,还是吃了一口,他强行下咽。
那些年,我月工资是474.49元,后来孙厂长给我们加了180元补助,全年收入7848元。
180元钱,对一个家庭,这个补助,让我把孩子从农村转学到白虎一小,我的孩子才安心上学。
工资月月按时发放,让我的内心有了踏实的感觉。
我也看到了生活的希望,不过那些年特别辛苦,每天早起晚睡,加班加点。
孙厂长,你这是提前安排好的吧?
王老师,我就是有十个胆子,也不敢骗京城大记者。
不是,不是。
说着杨师傅就拿来一张工资卡。
王记者拿过来一看,他用照相机拍照,看到这些数字。
那年工资一年总收入是元。
下一年工资总收入是元。
在下一年工资总收入是元。
又一年工资总收入是元。
岁月如梭,这一年工资总收入是元。
又是一年年工资总收入是元.
在一年工资总收入是元。
又一年工资总收入元。
王记者看着这些工资卡枯燥无味的数字。
杨师傅收入证明年年提高。
他想不能一刀切,小厂关闭有个缓冲的时间。
不能只喊口号。要做一些实事。
工资是生活的保障,社会现在好了。
我是双职工,就是孩子学费有点贵。
孙厂长办的《白虎周报》,让我的工资一大半,就交给补课老师。
孙厂长诗也得好,也让我孩子学,以后至少高考作文五十分。
你们孙厂长也能写诗?
王记者疑惑的望着孙雨露。
是我妻子苏叶儿写的。
说着就把《白虎周报》递给王记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