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边塞,民族纷争不断,潜意识接纳吸收了华夏文化。
大坝村中秋大车轮月饼,告诫河西子孙,我们从华夏来,我们没有被华夏抛弃。
所有的故乡原本不都是异乡吗?所谓的故乡不过是我们祖先漂泊过程中落脚的最后驿站。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后来大坝村中秋大车轮月饼,演变成了一种家庭仪式感。
每年中秋佳节敬献月饼,就成了大坝村人的大事。
正如京城天坛是天人合一,至诚至心能听到上天的召唤。
上天的崇高与自身卑微渺小结合,是大坝村人中秋大车轮月饼的艺术境界。
泥土,当它离开泥土,不再是泥土。
艺术,就是这样,来源于消遣,是时间,把他们变严肃了。
“这么大的月饼?”赵队长瞠目结舌,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 赵队长,我给你定做的中秋月饼,这是华夏最大的馍馍,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月饼。”
“一块月饼车轱辘大,这种月饼叫“大包盖”,实喻家庭,团团圆圆,和和睦睦,祝你一切顺利。”
王玉霞是一个配角,她打开了越野车后备箱。
赵亮一看这么大月饼,赶紧招呼手下副队长,带领三人虔诚的立在车后。
月饼下垫的垫板正和运输车刀盘下的U型垫板重叠。
月饼上一红条幅随风招展。
赵亮和三名队友抬着沉沉的大车轱辘月饼。
赵亮是技术员,风雨变幻在隧洞摸爬攻打,对尺寸的精准不差分毫。
大车轱辘月饼,直径八十八点八公分。月饼重六十六斤六两。寓意隧洞顺顺利利,还能有点小钱赚。
正是不到河西,不知河西天地之辽阔。
不见胡杨,不知生命之辉煌。
不见大车轱辘月饼,不知月饼做工之绝妙。
小小月饼,纵观大江南北,形状各异,口味丰富。
月饼宝塔形,色彩艳丽意蕴深厚,月饼清雅风韵,透着高贵大气,是一件精美绝伦的工艺品。
四人把月饼搁置在刀盘中间,赵亮把月饼红色的条幅扶正。
他仔细一瞧条幅是王玉霞写的溢美之词,取名《凿隧洞赋》:丁丑时节,大坝村社,犁田耕牛,牛角弯环,山下相逐,阡陌纵横,山川灵秀。
冷龙岭雪域,冰川汇溪流,碧浪中流,村树麦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