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除了草的城主府院子空空荡荡,足够容纳百人,可夏九她们完全没想到参与这有这么多,桌椅和笔墨纸砚,她们只准备了十套。不得已,临时改变了一下选拔的规则。
当场制作了与参与者人数相同的签,让所有人抽签决定参与的顺序,并做好登记。在这个时间,夏九默写了一篇《管子·轻重》中对于农业生产的论述,不算长,约三百多字。
第一场的规则如下:参与者按照签的顺序一次上前,准备就绪后点燃一炷香,参与者需要在一炷香的时间内记住纸上的内容并到座位上默写下来。第一位到座位上默写时,第二位上前看题,依次往复。当参与者的那一炷香燃毕,这一场考核结束。结束后,字迹工整、清晰可辨,默写下一半以上准确内容的可进入下一轮,否则淘汰。
这一场考验的是记忆力,当然,事先有看过这一篇的人就占据了极大的优势。比如南一诺,夏九前天送了这本书给他,这篇是折角的几篇中的一篇。再比如,有一位举人看到文就忍不住笑了几声,看了没一会儿就去默写,显然是事先背诵过。
比起科考,这第一轮有些简单了,一轮过后,余下二十七人。有举人功名的只淘汰了两位,其他的是后来临时报名的那些人。
第二轮也不难,夏九早就准备好的题目,是一份模拟的账簿,能够计算出正确余额者可进入下一轮,否则淘汰。这一轮分了三组进行,虽说时间顺序有差异,可后面的两组不可能提前看到题目,也就与第一组进行的一样了。
这个题目中有夏九设计的小小陷阱,如果不够细心仔细,很容易被误导,所以,这一轮淘汰了十二人,余十五人:南一诺、京城来的二人、流民、两名年轻的秀才,九名举人。
这一轮结束,夏九吩咐人发放了午饭。是夏九带来的厨子们临时在城主府院子的一个角落里搭的火,烧的两菜一汤,优先给参与者打了饭菜,多余的份分给了老幼,年轻人就分不到了。好在,没人抱怨,都各自回家吃饭去了。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