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瀛人的武士道精神,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用的好了,可以在逆境当中翻盘,车翻更加强大的敌人。用的不好,一个个精锐的武士都活不下来。武士道精神不讲究力战之后无奈情况下选择投降,而是要求士兵们为主家效死。也不知道是不是东瀛人力成本太低了,平常两顿饱饭,连肉都很少见到,就这么骗来了一群死士。
不要说和后面的米国和苏维埃人对战,他们被苏维埃的装甲洪流打成了狗,又被米国的饱和打击打断了脊梁。就是在华夏大陆,他们的武器在优势状态下,照样被托了八年后被全面击败。关键就在于武士道精神,搞得一个个老兵都死在了战斗中,甚至连成年男子都死在了战争中,最后居然连十六岁一下的孩子和四十岁以上的老人都强征进了部队。
唯一一个面前算得上是自动火力的,也就是数量稀少的盒子炮。一百位武士和两百位骑兵,一起骑着东瀛的矮脚马从各个巷道中冲了出来,这些兴汉会的第一次打正式战斗的士兵就出现了一点骚动。韦明赶紧指挥部队防御,可是仓促之间并没有造成多大的效果。残留的二百多个骑着战马的东瀛战士就这么突入了他们的阵营当中。还好韦明为了以防万一,一直让这些战士把刺刀上在火枪上。
尤其是钢板防弹衣,外面的布层也是借鉴了一点防刺服的技术,对于刺杀的防御力也很强。一些步兵在受到东瀛人的攻击后,惊奇地发现自己居然一点事情都没有,这下立刻安下
这个长度,对付骑着蒙古马的满清骑兵都可以了,更不要说东瀛人的战马比蒙古马还要矮。刺刀上有着血槽,一扎就是一个大口子,血流不止,很快敌人就会失去战斗力。就是打不到灵活的敌人骑兵,打目标更大的战马是没有问题的。东瀛马还没有后世迎进阿拉伯马改种,矮小的身体,也没有什么皮甲锁甲在身,被捅了一刀,也会被慢慢地死去。
就算曾经对家人不好,但是到了这个时候,他们也不愿意自己的后代跟着一起背负耻辱。作为亚洲人,收到华夏的影响,他们对于自己的儿子还是非常好的。所以,他们宁愿战死在这里,至少还能落到一个悲剧英雄的定位,家人还能得到一些主家的抚恤。在这两位最高主官的带领下,这些东瀛人一个个都只顾着劈砍眼前的敌人。
现在因为自己的小聪明害死了自己,韦明都不会为他产生一点悲伤的情绪。甚至,他已经决定,以后不能把所有山贼都放到主力部队当中去练,起码也要那些不是无可救药的才行,会成为兵油子,还是去三线部队吧。第一个同袍战死,让周围的兴汉会战士都有点士气滑落,韦明一看不好,赶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