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哥,这不去了又回来了,是不是想我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杨凤用手指点了一下保国的额头说:“哎呀,走啦,还演戏呢?”
随后,俩人收拾好后,就离开了公司,开着车前往王家桥去了。
斯室陋室,为吾德馨。普斯文住在一个偏僻的小屋里,屋内的空间不是很大,一室一厅的构造,外加一个卫生间,很简朴,但对于普斯文而言,他觉得很知足,且自娱自乐,有点古人归隐的意思。
陈保国与杨凤来到王家桥,杨凤提议去给斯文买点烟和茶送给他,但被陈保国拒绝了,他说:“跟斯文不需要走这个程序,特别是有事相求的时候,更不行,这太刻意,对于文人来说是一种侮辱。”
杨凤想想也觉得是,接着,她说:“文人的思想有点独特,但说实在的,我很欣赏普斯文这样的做法。贴近实际,又不注重形式。这得有多高的生活境界,才能活得这么洒脱。你说,他一个人,不觉得孤独吗?”
陈保国回道:“活在自己的世界,自我治愈,自我供给。孤独对他来说,反而是一种享受。”
很快,他们就来到了斯文的住处,里面很安静,仿佛没人一般。陈保国敲了敲门,普斯文打开门后,取下一只耳机,将他们迎进了屋内。
杨凤坐下后,环顾四周,发现周围的家具摆设很简洁。杨凤心想,这或许是文人的通病,爱干净的洁癖吧。
各种装饰都是一些诗词,很文雅,最明显的是一个书架上摆放了许多哲学类、史书、宗教书籍和一些世界的名着。杨凤不禁夸道:太文雅了,斯文,你这一个人活得太有诗意了。
普斯文笑道:“文人就这点爱好,”说完,将泡好的茶递给了俩人。随后,问道,“我想你们不是来参观这么简单,有什么事?用得到我,就用,不必客气。”
陈保国说:“我爸旧厂的保安被害一事,对我和公司影响很大,我来就是想问一下捐与不捐的事。”
普斯文分析道:“此事,不捐会影响公司的发展,对你们影响不大,捐反而对你们影响很大,可能有被人误会的成分。”
陈保国问:“怎么做都有损失,那可有折中取舍之道?”
普斯文说:“春秋时期,晋文公重耳遭骊姬陷害,后流亡。最后,反倒助重耳成就了春秋霸业。若要像重耳一样,你目前的想法是捐。我建议,以陈伯父的名义去捐,这样既能维护公司,又影响不到你,更能为公司发展起到促进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