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
\n
在这个崇尚“人多力量大”的年代,人力往往被视作突破技术瓶颈的关键钥匙。
\n
正如用无数铁道调度员的双手铺就全国铁路网,气象观测同样能以人工填壑的方式,搭建起通往未来科技的阶梯。
\n
黄教授本来觉得李爱国有点吹牛了,仔细一想他的背景,便明白过来。
\n
“那数值计算呢?”黄教授扶了扶玳瑁眼镜框:“这些年我一直在研究长波理论、斜压不稳定理论和准地转理论,并且还涉猎了挪威学派的极锋理论,却一直没有收获,就是因为数值计算的难度大。”
\n
担心李爱国听不明白,黄教授拿出钢笔在纸张上写写画画:“数值计算其实是求解描写天气演变过程的流体力学和热力学方程组的过程。”
\n
“方程组中,含有7个预报量,速度沿x,y,z三个方向的分量u,v,w和温度t,气压p,空气密度p以及比湿q和7个预报方程.”
\n
“这些计算非常繁琐,难度非常大,就算是国外那些大型计算机也没办法胜任”
\n
讲到这里,黄教授突然停下来,看看李爱国说道:“抱歉,我讲的东西太过专业了。”
\n
李爱国笑了:“老黄,我确实不了解数值计算,不过你听说过一种名叫红星计算机的设备吗?”
\n
闻言,黄教授先是神情茫然。
\n
片刻后,他突然想起铁道上现在正在大力宣传的铁路网,呼吸急促了起来。
\n
“可以运行铁路网的红星计算机!”
\n
“你,你打算用红星计算机来计算这些数据!”
\n
,(本章完)\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2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