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只能横下心来孤注一掷,他给各处守军增派兵马,命张飞拥兵三万屯于巴西,随即准备抵抗——但眼下内忧外患,能抵御得住乘胜而来士气正旺的十几万曹军吗?
恐怕连刘备、诸葛亮都想不到,就在蜀中岌岌可危之际,有人要救他们了。而拯救他们的不是别人,正是他们的宿敌曹操本人。
曹军七月取汉中,初定局面之时就有人提议兵伐蜀地,但是曹操立足未稳不敢轻易下手;直到十一月,张鲁、朴胡等人归降,局面已格外稳定,不存在汉中人心不附的问题。可曹操本人又开始畏缩不前了,讨蜀之事曹营先后两次进行会晤,曹操却仍难提起兴趣……
中军帐内气氛紧张,众文武列立两旁,大家都蹙眉不语,关注着曹操的意向。主簿刘晔已滔滔不绝说了半晌,翻来覆去大家都有些听烦了:“明公以步卒五千,西诛董卓,北破袁绍,南征刘表,九州百郡十并其八,威震天下势慑海外。”刘晔本善于察言观色,一边说一边揣摩曹操心性,想用几句马屁勾起他兴趣,接着才话入正题,“今举汉中,蜀人望风,破胆失守,推此而前,蜀可传檄而定……”
曹操端坐帅位凝然不语,似乎这些话全未入耳,只是琢磨自己的心事;他左手攥紧再松开、松开又攥紧,好像这样就能缓解日益加剧的麻木感,待刘晔说完,他才阴沉沉道:“取下汉中已属不易,蜀中山势险要,恐非你所言这般容易。”曹操吸取教训,前番雍州众将皆言阳平关易取,若非运气好根本拿不下,这次刘晔说蜀中易取,实在不敢信了。
刘晔见顺着说毫无效果,又转而危言耸听:“刘备实乃人杰也,有度有识,然得蜀日浅,蜀人未可恃。今我军已破汉中,蜀人震怖其势自倾。以公之神明,摧此倾颓之势,无不克也。今若缓之,则刘备得以喘息。诸葛亮明于治民,关羽、张飞勇冠三军而为将,刘璋旧党并作爪牙。蜀中本有山川之险,凭之据守,天长日久则不可犯矣。今若不取,必为日后之忧。”
曹操只是低头把玩令箭,没吭声。其实刘晔的分析他都能预见到,但他考虑更多的是不利因素。刘备固然现今稍弱,但若负隅顽抗也非一日可定,若大军长期胶着于此,难免孙权不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5页 / 共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