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搪塞欺瞒。”
“诺。”三人实不知他要问什么,心里直发毛。
曹操突然站起身来:“依你等所见,五官将与临淄侯孰优孰劣?谁当为嗣?”
一句话出口,吓得三人体似筛糠——这些话私下都不敢多言,何况当面问?似袁涣、毛玠之流问就问了,而他们仨权柄都不是很高,敢得罪谁?三人同时跪倒:“我等实不敢……”
“我不是说了嘛,明白回奏不得搪塞!”
三人兀自颤抖不言。
曹操干脆把话挑明:“孤意欲立子建为嗣,你等以为如何?”
再也不能不回答了,杨俊前爬两步道:“臣历任外职到邺不久,不敢言立嗣之事。然据外间相闻,临淄侯之才天下皆知,人品端方潇洒灵秀,甚得主公之教。昔随军至谯,睹物知名出口成诵,中原之士无不钦佩其才,争相以为友,至今传为美谈。”他的话点到为止,虽不明说支持,实际也是赞同。
桓阶一怔,瞪大眼睛望着杨俊,仿佛不认识这个人——其实杨俊虽入仕多年,但本质上仍是个文人。他乃昔年被曹操冤杀了的名士边让的门生,历任官职以来,在各地最大政绩就是立学校、宣德教。他重文才,自然也欣赏这样的人,推荐提拔的也都是王象、荀纬那等文人,所以在他看来曹植堪称最合适的主子,故而他虽非丁仪、杨修那等死党,却也真心拥护曹植。
这番话似乎让曹操的心情舒服了一些,刚要开口再问另二人;却见桓阶连爬两步他眼前,高声朗言:“五官将仁冠群子,名昭海内,仁圣达节,天下莫不闻。而主公复以临淄侯而问臣,臣诚惑之!”
“你、你……”曹操蹙眉注视着桓阶,桓阶这会儿却不退缩,也恳求地凝望着他。
曹操似乎被他的挚诚打动了,对视良久竟先移开了目光,倏然又转向路粹:“你又以为如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5页 / 共3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