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君当以德望之士担当,吕贡乃名臣后裔才德兼备;刘威虽小有才名,但处事不谨奢华忒过,只恐名声不佳,故而改之。”
“这是丞相亲口所定,能轻易改吗?”曹丕知他句句在理,只得用父亲来压。
国渊面无表情道:“在下署长史之事,可便宜行事。若裁度不当,自会向丞相谢罪,还请将军用印。”
曹丕被他噎得无话可说,心中暗暗不平——父亲授我专命之权,而他们也可便宜行事。这一便宜,我还有什么命可专?这副丞相当得可真憋屈!只得忍着气把印盖上,接着看下一份,是毛玠亲书的一道调令。
“崔林崔德儒为冀州别驾。”曹丕不阴不阳道,“我没记错的话,这崔林是西曹掾崔琰的从弟吧?”
“正是。”毛玠凑了过来。
“崔季珪现居幕府西曹,又任崔德儒为冀州别驾。他崔氏昆仲在冀州权柄太重了吧?”曹丕大为不快,曹植娶的就是崔氏之女,在他看来幕府里多个姓崔的就是多个曹植党,“方才你们道‘事有利弊,权衡度之’,难道这么办也行?崔琰本身就掌管人事,如今又辟本家兄弟,岂不是有任人唯亲之嫌?”
毛玠与国渊对望了一眼,实不知这位大公子今天是怎么了,狠狠心硬顶道:“崔德儒确有其才,冀州之人无不知晓,况且此事乃属下操办,非崔西曹所举。换言之,即便为崔西曹所举,举贤不避其亲,乃厚德也,又有何非议?”毛玠是个直脾气人,有什么说什么,从来不看人脸色。
“好好好,反正你们都有便宜之权,听你们的!”曹丕气哼哼把大印一扣,“我说毛公,您既能帮崔氏的忙,为什么不帮我的忙?我向您举荐的人,时至今日您都未加提携,是不是我哪里对不住您老?”这已经是赌气的话了。
毛玠哪受得了,一撩袍襟跪倒堂上:“老臣以能守职,幸得免戾,将军所举之人履历尚浅,是以不敢奉命。望将军以社稷之心公正行事!”他人是跪下了,话可一点儿都不软。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0页 / 共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