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邢颙佩服得五体投地,更被他的礼遇感动得心驰神往,早已拿定主意吐露来意:“实不相瞒,在下此来并非寻常拜会,乃为征伐乌丸之事。”
“哦?真是巧合!”曹操捋了捋胡须,“老夫也有此意,但乌丸与袁尚屯军之地乃在柳城(今辽宁省朝阳县),距无终县六百里之遥,一路山川险恶,我军虽众既无粮道又不识地形,该如何进军?若有熟悉道路之人充任向导就好了……”
邢颙后退两步大礼参拜:“若明公不弃,在下愿意引路!”
天下岂会有这么巧合的事?曹操正缺个向导,就有个向导自己冒出来?邢颙实是中了曹操的圈套!
问题就出在落脚邺城的那半个月。曹操不在邺城时,名义上是曹丕留守,其实军务归监军校尉荀衍掌管,政务由长史崔琰处置,他不过是个百无聊赖的坐纛公子;早听人言“德行堂堂邢子昂”,邢颙到来可算让他逮到一个表现自己礼贤下士的机会,所以拥彗折节招待殷勤。可日子一久,曹丕发觉邢颙似乎带着一个很大目的而来,加之刘桢、阮瑀那帮精明之人日日与其畅谈,发觉他总会提到乌丸,便已揣摩到来意。
曹丕得知其中缘由,早暗地里一封书信打发到曹营。曹操与董昭定计,做了详细安排。所以邢颙来了才会列队相迎,又是观看军威,又是荣耀登台。即便邢颙小有名气,又岂会有这般殊荣?其实连这帅台都是董昭前一天才搭建的,曹操为的就是得一向导,助成出军乌丸之事。
曹操费尽心机已然得手,嘴上却还要佯装不知,双手相搀道:“哎呀呀!没想到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先生识得去柳城的路?您愿为向导,老夫求之不得。”
“我在徐无山居住多年,此间道路早已摸清。若出山循西,经令支(今河北省迁安市),过肥如(今河北省卢龙县),顺小路沿海而进,便可兵至柳城。凭明公甲士之众、兵戈之利、怀柔之德,破乌丸不过举手之劳。”
“此功若成,皆先生之力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5页 / 共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