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终场,78比67。
\n
在这场复古慢节奏比赛中,中国队凭借秦岳和姚明在内线的绝对优势,击败法国队并如愿晋级了伦敦奥运会的男子篮球决赛。
\n
“中国队在‘弥赛亚’的领衔下拯救了世界!”——《泰晤士报》
\n
什么?一场篮球比赛也能让《泰晤士报》给出拯救世界这样的头条标题?
\n
当然。
\n
毕竟,中国队在半决赛击败的可是法国队。
\n
不开玩笑地说,在伦敦奥运会上,相比英国队能拿到多少枚金牌,英国人更为关心的一直是法国人能在本届奥运会遭遇多少次“滑铁卢”。
\n
反正,只要是有法国运动员参加的比赛,现场的英国观众一定会不留余力地用他们的嘘声来嘲讽法国运动员。
\n
也许,这很不奥林匹克。
\n
但这的确很英国。
\n
8月12日,在率先晋级的三、四名争夺战中,被美国队击败的西班牙队就成功享受到了一天前中国队的待遇。
\n
球场上,在西班牙队以80比69的比分战胜法国队的那一刻,整座伦敦奥利匹克篮球馆,瞬间便成为了一片欢乐的海洋。
\n
英国人喜欢看法国人失败后气急败坏的模样。
\n
不过,这一晚的篮球世界,来自世界各地的篮球爱好者,显然更加关心那场即将到来的巅峰对决。
\n
从2002年的印第安纳波利斯,到2012年的伦敦,已经整整十年没有在世界大赛上获得过哪怕一次冠军的救赎之队,早在伦敦奥运会开始之前,便肩负起了帮助美国篮球重塑荣光的重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