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编入八旗,而是作为独立征发的包衣使用。
\n
满洲灭亡后,东北的诸多部落倒是没什么负隅顽抗,面对明廷的招抚,很麻利的就投入麾下。
\n
毕竟他们原先过得也不咋地,满洲早期为了积蓄力量,不少抢掠周边部落,强征丁口。
\n
只是此时的索伦部,人丁实在稀少,据王夫之了解,几个部落,恐怕成丁不超过两万。
\n
可以想象,历史上,再经历清初几个皇帝狠命造作以后,怪不得后世鄂温克、达斡尔族人口如此稀少。
\n
但这些少数民族,对于维护东北边疆稳定,还是有不小作用的,虽然此时距离沙俄东扩还有段时间,但也不会太远了,朱由榔应当未雨绸缪。
\n
除了向东北移民外,这些生活在外东北的部落,对于本地气候和地形更加熟悉。
\n
而且索伦部在历史上又是那样一支有赫赫威名的武装力量,朱由榔也不可能忽视。
\n
王夫之在东北地区,将过去所谓的野人女真重新拆散划分,按照本部落原先名号,重新授予土司编制。
\n
毕竟所谓野人女真本就是不负责任的说法,这些部落不仅和女真没啥关系,和建州也没啥关系,他们大都只是白山黑水的原住民罢了。
\n
就连满洲八旗,事实上也没有他们的位置
\n
其中精壮丁口,被王夫之编为三营边军,朱由榔亲赐军号,曰抚远。
\n
故名抚远左、中、右三营。
\n
王夫之这个原本靠学问出名的文臣、言官,自光烈元年的桂北之战以来,却是多以掌边事,在朝中大臣里,也算是知兵了。
\n
此番调回都察院,却是要进一步充实都察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