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而且还相当大方,对整个北方各省,免税一年,半税一年。
\n
这还只是整体,如果是刚刚安置的流民或者移民,先是免税两年,然后半税三年。
\n
直到光烈十一年,随着北方各省免税期过,开始征收半税,财政才算是逐渐有了富余。
\n
这也是为什么一直拖到光烈十三年才向东南亚动武的原因之一
\n
不过,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n
北方的恢复速度,比朱由榔想象中要快
\n
直到光烈十三年,北方各省钱粮都可以自给,在无需供养京师的情况下,甚至有不少盈余。
\n
在人口上,随着流民的编户,五年间,全国在册人口有了一个爆发趋势,从四五千万,迅速朝着六七千万飙升。
\n
按照朱由榔从各个统计数据中的估计,此时大明治下的百姓,总数应该在七千万以上,八千万以下。
\n
当然,由于人口普查技术的落后,这些人口不可能全部统计出来,大概八分之一左右的户口很难统计得到。
\n
不过这已经相当不错,起码比起以前几次的户籍清查,进步了很多。
\n
北方各省,包括辽宁,不含安北都督府,大约有三百六十万户,一千八百万口,只有南方的三分之一。
\n
但比起战争刚刚结束,河南、陕西等地赤地千里的情况而言,朱由榔已经很满足了。
\n
这些为以后的北方战略打下了坚实基础
\n
如果想对西域用兵,从江南运粮的话,到甘肃、漠西、漠北等地,损耗率恐怕不会低于八成,所谓“千里馈粮,士有饥色”就是这个道理。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