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一名身着短打的壮年汉子,向身边的同伴问道,他们都是进城务工,做些体力营生的力夫。
\n
身侧年纪稍长的工人解释道
\n
“我听之前认识在城门当差的军爷,说是什么‘政治化,知识化,制度化,精英化’,不知是啥意思,反正大概以后当兵好像还必须得认字才行。”
\n
“认不认字不知道,但听说很多以前当兵的,这会都要被裁了!”
\n
“那岂不是没了营生?这些军汉愿意?”
\n
“诶,人家官府开的条件好啊,又是分田,又是给银子,立了功的,还能在官府那里领差事。”
\n
邻桌喝酒的脚商应和道
\n
“却是如此!我前几日就看到,这南京城巡曹衙门里,多了不少生面,许是军中转来的……”
\n
当然,他们更为关心的倒不是什么军队,而是这份五年规划里的其他内容,比如鼓励私人行社发展的,有关税务调整的,等等。
\n
规划中提到,未来银行将逐渐提供部分抵押信贷服务,倒是算给许多新建行社商人的福音。
\n
而对于这些数量还不算多的新兴工人群体而言,另一个有关制定劳资纠纷法案的信息,更加值得关注。
\n
随着政策开放,工商业繁荣,不少失地佃户干脆涌入城市,在各商业行社、工坊中成为职业工人,而不同于过去那种农闲才做些生计补贴家用的短工。
\n
这大概也是最早的无产阶级群体
\n
事实上过去,从明中期以来,工商繁荣的江南地区,就已经出现类似的城市群体,比如万历年间的书画文学大家陈继儒,就曾在所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