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得比,但因地制宜,倒是和中南海规模相差无几。
\n
只是相较于宫殿,这些建筑要朴素得多,并没有用过于昂贵的木材,而是效仿江南园林、山寺建筑风格,白墙黑瓦,曲水流觞,配合着幕府山的独特风光,倒是别有一番情趣雅致。
\n
因为这主要是为皇后王芷的喜好建的,王芷出身苏州府士人家庭,毕竟这地方是用作帝后、子嗣们避暑休闲,故而怎么折腾,那都是天子家事,文武大臣们是没法干涉的。
\n
此时正值端午之后,气候炎热,朱由榔干脆就让文武大臣们,一齐往幕府山这边来,君臣就在山林雅致之地,坐而论道。
\n
这也是因为朱由榔不太喜欢宫中议事那种气势庄重的感觉,让人喘不过气来。
\n
不过,从此以后,幕府山别苑,成为了每年夏季,大明中枢决策中心,以至于许多年后,成为内阁及中枢召开重要会议的地方。
\n
幕府山三个字,甚至成为大明权力中枢的代名词,以及不知几代人之后,因此展开的“光烈舰通电”、“炮击幕府山”、“别宫事变”等等影响重大的政治事件,就是后话了。
\n
-------------------------------------
\n
朱由榔和皇后在幕府山别苑的住所,是一栋两层小楼,建筑风格颇为前卫,看起来跟个后世古典国风主题的别墅差不多。
\n
小楼外围,一道丈余高的青瓦白墙,将园林围在其中。
\n
园中,有座颇大的凉亭,旁边茂林修竹,曲水流觞,摆上席位。
\n
数十位轻装飞鱼服的侍卫,按刀侍立在外
\n
御前司已经组建五年多了,制度亦是愈加健全,指挥使李景兴,是诸将当中,唯一没有战场建功,却获封侯爵的将领。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