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席上,张家村的村民们围坐一起,瞧见那些乡绅富户一个个捧着贵重的贺礼前来,眼睛都直了。
有送绫罗绸缎的,有送金银玉器的,还有人送来了田契地契。
甚至有那心思活络的,打听到宋争渡尚未婚配,直接带着自家闺女上门,说给宋家当丫鬟使唤。
当然,这些都被舒父笑呵呵地挡了回去:“诸位的好意宋家心领了,只是我家侄儿年纪尚小,功名未就,眼下还是专心读书要紧。”
这话说得滴水不漏,既不得罪人,又表明了态度。
老村长坐在首席,看着这一幕幕,心里五味杂陈。
他家季青今年也下场了乡试,只可惜名落孙山。
眼下看着宋家这般风光,心里又是羡慕又是酸涩。
“乖乖,这些东西得值多少钱呐!”
见舒父婉拒了乡绅富户的贺礼,张家村的村民们更是咋舌不已。
“咋还将送上门的好东西往外推呢?这要搁咱们,怕是八辈子都见不着这等好东西!”
石头正替宋家高兴着呢,听了这话,立刻瞪了那人一眼:“二狗,你懂个啥?二林如今是举人老爷了,哪能随便收人东西?这叫‘清贵’!”
二狗缩了缩脖子,讪笑道:“我这不是没见过世面嘛......”
一旁的王婶突然咂着嘴感慨道:“还是大山娘有先见之明,当时小宋他娘刚一去,她就死皮赖脸的非要收养二林。
“还好小宋硬气,没让她得逞,不然这会儿风光的就是她家了!”
这话一出,席间顿时安静了一瞬。
几个妇人互相递着眼色,谁也不敢接这个话茬。
这大山娘都死几年了,话说“人死为大”,现在再提这些陈年旧事,就没意思了。
牛婶见状,连忙岔开话题:“要我说啊,还是宋家祖上积德。”
“你们看,老宋如今在南阳府当大官,小宋做生意发了家,二林又中了举人,这不是祖坟冒青烟是什么?”
“对对对!”
“可不是嘛,小宋自己有本事,还不忘带着咱村子一起发财。如今二林又这么争气,中了举人,将来指不定能到京城当官呢!”一族老捋着胡须感叹道。
“哎,你们说,二林要是真当了大官,会不会把宋家都接到京城去住呀?”二狗好奇问道。
“这可说不准呐,不过真要那样,也是人家应得的。”
几个村民你一言我一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