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家这边。
今年中秋,宋远山没能从南阳府赶回来,也不叫宋芫他们过去,只托人捎了封信和一些手信。
宋芫拆开信,信上宋远山说南阳府近来军务繁忙,他抽不开身,让兄妹几个好好过节,不必挂念。
“爹也真是的,连中秋都不回来。”宋晚舟嘟着嘴抱怨道。
宋争渡在惠王府,从沉先生与小王爷交谈中曾得知,河东府忠王虽已退回封地,但朝廷仍在严密监视其动向。
南阳卫所作为临近驻军,自然要时刻戒备。
宋芫将信折好收起来,安慰道:“爹现在身居要职,责任重大,咱们要理解。”
宋皎皎倒是没说什么,只是默默将宋远山捎来的月饼摆上供桌,又点了三炷香。
今年舒家也不同他们一起过节。
半个月前,舒父舒母带上一家子,上隔壁县拜访亲友去了,要过完中秋才回来。
舒长钰也终日不见人影,倒是中秋当天,风尘仆仆地赶了回来。
年初,建平府那一场仗,福王大军损兵折将,偃旗息鼓。
此后半年,福王一直龟缩在宜州休养生息,没有再挑起战事。
东南那边,齐王始终没要北上的意思。
而冀州,自去年丢了昭平城后,朝廷与辰王叛军一直处于对峙状态,双方都未再有大动作。
是以,今年算得难得的太平年景。
但,宋芫知道,接下来几年,战火将愈演愈烈。
这短暂的平静,不过是暴风雨前的宁静。
陪宋芫过完中秋,翌日,舒长钰又悄无声息地离开庄子。
宋芫醒来看着空了半边的床榻,心里有些空落落的。
他幽幽叹气。
很快,他又振作起来。
今年康瑞七年。
不出意外,康瑞十年就能结束战争。
还有三年。
很快的。
中秋过后的第三天,宋芫想起来之前魏陶儿说的,东柳庄的账目问题,便决定亲自去查看一番。
清晨,宋芫带着魏陶儿和几名护卫骑马前往东柳庄。
为了不打草惊蛇,他们没有提前通知管事。
东柳庄距离主庄有二十多里路,沿途的农田里已经能看到早起的雇农在劳作。
但越靠近东柳庄,田里的人影就越稀少。
到了庄口,宋芫勒住马缰,眉头越皱越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