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瓒和华雄原来的麾下,剩余的也都出身于普通农户、佃户,其中还有大量流民(没有田地的人),还算是可靠。
为什么要可靠?
于禁接到管亥的急报,马上就有了判断:在熊耳山中竟然隐藏一支数万人的军队,此事非同小可。
任何一个士族,都不可能独立支撑数万人军队的粮饷。
可见,这必然是众多世家大族联合起来的结果。
而内阁刚刚下达密令,让治安军监视各地世家大族,以防他们闹出什么幺蛾子。
成公子中毒成为活死人,对世家大族的震慑顿时大幅度削弱。
看来这些世家大族,已经要掀起风浪了。
管亥手下只有治安军,而且还是刚刚组建,其中还不知道有多少世家大族安插的暗子。
雍州刚刚建立,百姓对新农体系还没有切身感受,民心此时并未在自己一边。
熊耳山中有藏军,那整个雍州的其他地方就不会有藏军吗?
这就是要于禁率两个师马上赶赴长安的原因。
要想挫败雍州世家大族的阴谋,首先要确保刺史府的安全。
看到于禁仅一天就飞马起来,管亥极其高兴。
这说明于禁也考虑到熊耳山中的藏军非比寻常了。
“看来世家大族已经迫不及待了。真想不明白,为何他们就那么痛恨新农体系?他们不知道他们日后的生活比过去还要好上很多吗?”管亥发着牢骚。
蔡成安排管亥做雍州刺史,是因为他爱民、护民,还有在配合农署推行新农体系的经验。
当然,也有管亥并不适合做一方主帅的原因。
管亥的战略思维提不起来,临场指挥能力也有不足。
这一点,从骑兵军团讨伐上谷乌桓时便知道了。
关羽已经被撤销了军团长的职务,他就不应该把关羽和张飞放到一块,而是应该把关羽带在身边。
为了能让管亥做好这个刺史,蔡成还专门把凉州的阎忠调来给他做主簿,助他尽快了解雍州的民风、民情。
管亥对整个雍州采用的是半军事化管理,更重要的是,他把征西军团的副参谋长谢坚讨要了过来,做了他刺史府的长史。
可现在谢坚去巡视冯翊郡,不在他身边,他只是感觉熊耳山中出现藏军很是异常,却想不通是怎么回事。
如今,于禁到来,他的心马上便放松了不少。
有什么事儿,至少也有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