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着,他从怀中取出一封信,让亲卫递给了蔡瑁。
蔡瑁打开信,只看了一会,就怒道:“这曹贼,果然要图我荆州!”
这当然是曹操写给孙策的信。
曹操在信中不仅招揽孙策,还希望孙策为他打前锋,先行攻伐长沙郡。
信上还说,待孙策率军打到临湘城下时,扬州的粮草必然送到。
这意思太明显了,就是你不过江攻打长沙郡,就别想得到粮草。
看来,曹操也知孙策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更说明,在江夏有曹操的探子在活动,随时在监视着孙策的一举一动。
不过,黄祖迁徙全部江夏百姓后,探子估计就少了很多。
如果探子继续留在江夏,不仅容易被孙策军发现,即便没被发现,估计在没有人烟的江夏也很难活下去。
就如当前孙策存放粮食的西陵县,除了五百兵丁和五十万石粮食外,连个人影都看不到。
看过曹操写给孙策的信后,蔡瑁把信让亲卫递还给孙策,便一脸颓废地看着桓佑,挣扎着开口问道:
“你有办法对抗护民军?”
桓佑肯定地点了点头。“我有办法。今年我们所有世家大族联合起来,支持操练水师。待秋后,若护民军来犯,便可以将其阻于大江南岸。”
“你在襄阳也是这么说的,难道有什么不同吗?”蔡瑁不理解了。
“当然不同。”桓佑回答得非常干脆。
“现在荆州水师是每日两餐,一干一稀。这样操练不出强兵来的。
“必须改成一日三餐,顿顿皆干,餐餐管饱,且每餐都要有足够的鱼虾,以此来提升水师的身体素质。
“水师的操练现在是两天一练,马上要改成每天至少训练四个时辰,其中还要时常进行夜战的操练。
“如此,水师耗费的粮食至少要比过去翻上两倍,甚至更多。如果没有世家大族的支持,水师的训练无法持续。”
“一日三餐?这要耗费多少粮食?”张允叫了起来。
“要知道,护民军的强大战力,就是一日三餐、餐餐有肉,并历经三年多才训练出来的。这不是我猜的,而是从《汉报》上的内容推断出来的。
“没有一日三餐,水兵无力,连三石以上的硬弓都张不开,如何与护民军对抗?
“各位都知春秋时期的魏武卒吧?没有一日三餐,那魏武卒如何能一日行军二百里后,还能马上投入战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