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大明律,而不是大诰。”
\n
《大明律》和《大诰》都是律法,只是大诰要严苛许多。
\n
望着杨士奇投过来的目光,朱允熥解释道:“治乱世用重典,皇爷爷是汲取了元朝放而不管的教训,才编制严苛无比的大诰。”
\n
“但如今大明已立国二十几年,天下安定,四海归心。”
\n
“大诰所定的条款,太过严格,执行困难,皇爷爷其实早就有心想改。”
\n
“只是大臣们都不敢在此事上谏言,皇爷爷也不太好收回原来的成命。”
\n
“而爹爹去后,若要惩办朝中勋贵武将,大诰便还有极大的作用。”
\n
“如今我既然将我舅姥爷等人保下来了,大诰就再无必要了。”
\n
“此时再刊登大诰,只会引人误解。”
\n
“以为我日后若执掌朝政,也要推行严刑酷法,血洗朝堂。如此会令别人害怕而更加强烈的反对我。”
\n
“对我争夺储君之位,极为不利。”
\n
“何况皇爷爷也希望未来大明的继位者,是一位仁君。”
\n
对于老朱的这一心思,朱允熥倒是摸得很透。
\n
毕竟,历史上老朱能选朱允炆作为储君,继承大明江山,就是最好的明证。
\n
自古能在马上打天下,却不能在马上治天下。
\n
奏王晋王燕王,都是统兵大将。
\n
若是传位给他们,难免不继续征战。
\n
朱允炆显然就不会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