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今自己去了CTV,虽然对行业发展和个人前途都是最优选择,但对顾长林来说,却意味着失去了最理想的接班人。
当初,正是顾长林力排众议,坚持让他接受CTV的邀请。至今,这位老台长提起此事时眼中仍会闪过欣慰的光芒。可是现在,面对枫林台接班人的空缺,他的失落是那样明显。
裴语迟心中涌起一阵愧疚。他知道顾长林绝不会因此影响自己在CTV的发展,然而,接班人的问题恐怕还不是顾长林面临的最大困境。
上次在顾家的家宴上,裴语迟曾为师母把脉。那脉象沉涩而微弱,如同风中残烛,随时可能熄灭。
“市委组织部那边,有讨论您的退休时间吗?”裴语迟故作轻松地问道。
顾长林缓缓坐下,目光变得深邃而复杂:“考虑到‘七城联动’刚刚起势,‘海鸥计划’又箭在弦上……市委那边松了口,可能让我这把老骨头再撑三年。”
他拿起茶壶,在袅袅升腾的热气中,为裴语迟斟了一杯金黄澄澈的茶汤。
“三年,这是天赐良机啊,顾台!”裴语迟双手接过茶杯,“足够让这轮改革深深扎根,也能确保平稳过渡。”
“可三年之后呢?”顾长林的眉头拧成了川字,“枫林台已经成长为一艘巨轮,谁来掌舵?虽然最终人选不是我能决定的,但想到这里,我……”
他深深叹了口气,喉结艰难地滚动了一下:“而且……你师母她……”
话音未落,空气仿佛凝固了。
裴语迟端着茶杯的手微微一颤,滚烫的杯壁灼痛了指尖。
几天前,那个寂静的黄昏——顾家客厅,师母斜倚在藤椅上,窗外的暮色染得她轮廓模糊,唯有那脉象自他指尖传来,沉、涩、结代,如枯叶落地,微弱却带着不容忽视的衰败之兆。
他当时没有说话,只是缓缓收回了手。可他知道,那种脉象,是身体在无声地宣告:灯油耗尽,命门将熄。
此刻,裴语迟低垂眼帘,茶汤微微晃动,在昏黄灯光下泛起一圈圈细碎的光晕,如同时间的涟漪,悄然扩散。
空气像被抽去了声音,只剩下两人之间若有若无的呼吸,和顾长林那句未竟的话,在沉默中悬而未落,沉重如山。
裴语迟深吸一口气,他刻意将语调放得轻松:“顾台,船到桥头自然直。艄公见惯风浪,总信水道自有通途。您啊,现在该想的是怎么用好这三年,把枫林台这艘巨轮的龙骨,锻造得能抗住未来三十年的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