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主任,办公室转来的第六份病程记录我刚看完。”部长的声音带着加密电话特有的金属质感,“专家组每个小时都在更新裴语迟的菌培养数据吧?”
张离韬的拇指无意识摩挲着五年前的同款加密手机——当时那位劳模的创面渗液培养不过是大肠埃希菌,此刻全息投影里翻滚的却是吞噬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超级细菌。
他抬眼望向观察窗,三个西装革履的机要秘书正实时记录着他的每个表情。
“部长,我们正在尝试噬菌体鸡尾酒疗法……”
“五年前您用这句话救回劳模时,可没用‘尝试’这个词。”
部长突然切换成私人号码,背景传来新闻联播片头曲的旋律。“CTV已经备好两种报道版本,但您知道的……裴语迟要是坐着轮椅出现在公众面前,外媒的报道标题恐怕比他的细菌更难对付。”
张离韬忽然想起五年前那个雪夜——同样是部长来电后的寂静手术室,他仅用三小时就完成了清创方案,而此刻七十二小时连轴转的团队,连细菌的基因组变异速率都追不上。
……
半小时前,舆情监测系统的警报声把部长从凌晨睡梦中惊醒。
屏幕上,“最美逆行主持人”的话题热度已突破12亿,附带视频里裴语迟背着伤员穿越火场的身影被截取成动图,在各大平台疯狂传播。更致命的是财经版飘红的标题——‘爆炸事件引发港股能源股集体暴跌’。
“部长同志,裴语迟的伤情已经不只是医疗问题,要是救不回来,明天早间新闻的主标题会是《拯救他人的英雄为何得不到拯救》!”
“下个月裴语迟就要作为‘一带一路’青年大使启程访问中亚五国。
他的专访节目《高原上的中国》刚获得亚广联特别贡献奖,现在外交部紧急来电,询问能否保证他按计划出席中亚论坛。”
……
“所以张主任,这不是截肢就能解决的问题。我要你保住他的腿,明白吗?”
“我需要调用P4实验室的宏基因组测序仪。”
他扯下被冷汗黏在后颈的口罩,在药敏报告背面写下一串密钥,“两小时内若解析不出这种重组酶的晶体结构……”
“200焦耳!清场!”他的嘶吼与五年前宣布手术成功的从容判若两人。
当电极板压上裴语迟胸膛时,观察窗外的机要秘书们同时举起三台摄像机——这个画面注定要出现在某份绝密评估报告里,成为“国宝级医匠”职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